;韓相國加入了聯盟;就必然與李風雲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如果李風雲拒絕響應楊玄感;拒絕參加楊玄感的兵變;問題就更嚴重了;與韓相國舉旗造反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但是;如果依照原定計劃;在楊玄感發動兵變之後舉旗造反;那就是兩個多月之後的事;而那時通濟渠一線是個什麼局面?肯定很糟糕;很惡劣。
年初李風雲攻打齊郡;顯然是想在齊魯地區搶一塊地盤;以求獲得穩定收入來養活自己的軍隊;結果嚴重受挫;不得不再打通濟渠;以戰養戰;但今日李風雲實力很強了;他必須考慮聯盟的未來;所以這一次的以戰養戰就不是簡單的燒殺擄掠了;而是搶地盤;在齊魯搶不到就去其他地方搶。東都必然會看到這一點;為儘快剷除李風雲這個禍患;東都要竭盡全力剿殺李風雲;不惜代價將其圍殺在通濟渠一線。由此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通濟渠戰場上必定血肉橫飛;而通濟渠兩岸則必遭池魚之殃;地方勢力所控制的鄉團宗團都會被軍方徵用;平民百姓為逃避戰亂必定四散而走;形勢會日益惡化;兩個多月後;就算韓相國還有舉旗的機會;卻沒有造反的條件了;沒有鄉團宗團;沒有平民百姓;他到哪拉人拉隊伍?
如此一番深入分析和推演後;韓相國和他的同盟者陷入了兩難窘境;馬上造反吧擔心被李風雲吃了;而兩個多月後造反又擔心錯失機會;左右為難;無法抉擇;只能十萬火急派遣秘使去黎陽詢楊玄感的意見;但李風雲和他的聯盟大軍已經殺來了;而東都大軍也將迅速進入通濟渠戰場;等到楊玄感做出決策再傳至韓相國;恐怕時機已錯;再難挽救了。
韓相國多方權衡後;毅然決斷;親自去拜會李風雲;先做一番試探;看看情形再說;坐在家裡紙上談兵毫無意義
就在他準備離開宋城時;太守府的邀請函到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在距離宋城幾十裡外的汴水南岸大堤上;李風雲和李密也在商量著儘快邀約韓相國一事;而在他們的身後;成千上萬的聯盟將士正在連夜渡河西進。
。。。
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
此次攻打通濟渠;主戰場就在梁郡;所以李風雲理所當然要把韓相國的事情解決了。
歷史上韓相國在楊玄感發動兵變後積極響應;在通濟渠兩岸召集了十萬人馬;取道豫州直殺東都;但楊玄感敗得太快;不待韓相國殺進東都便已敗亡;接下來韓相國就遭到了官軍的四面圍剿;寡不敵眾;在襄城附近全軍覆沒。
李風雲若想在東都戰場上達到自己的目標;取決於很多條件;拿下東都是一個重要條件;增加楊玄感的實力也是一個重要條件。實力是基礎;沒有實力就無法打下東都;無法與聖主對抗;但李風雲有自己的打算;他無意想犧牲自己成全楊玄感;為楊玄感陪葬;所以他決意改變韓相國的命運;如果韓相國提前舉旗;與聯盟大軍齊心協力殺進東都;那麼楊玄感就能得到韓相國的鼎力相助;實力在短期內就有質的飛躍;這顯然有利於楊玄感拿下東都;並在東都戰場上堅持更長時間。
李風雲沒有信心改變歷史;但有信心改變韓相國的命運;之前他曾改變了齊王楊喃和黃臺公崔弘升的命運;有了這兩個成功先例;他的底氣很足;他斷定楊玄感在東都局勢被自己蓄意改變後;必然迅速調整兵變策略;其中就包括讓韓相國在通濟渠一線提前舉旗造反;以免錯失良機。
李密也有同樣的想法;韓相國這步“棋”必須提前動;否則就廢了;當東都大軍和聯盟義軍在通濟渠戰場上激烈廝殺時;通濟渠兩岸必然陷入混亂;後果可想而知;所以韓相國別無選擇;只有提前舉旗;雖然如此一來白白便宜了李風雲;不費吹灰之力便橫掃了通濟渠兩岸;賺得盆滿盂滿;但沒辦法;這個便宜只能送給李風雲;否則楊玄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