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東征失利,必將對中外形勢造成不好影響,為最大程度消除這些不好影響,聖主和中樞是否會發動第三次東征?”
崔君肅聞言,心中頓掀波瀾。第三次東征?這是齊王個人的猜測,還是宇文述“不小心”透露出來的機密?
從聖主和中樞的立場來說,為逆轉劣局,的確有可能行險一搏,不顧代價發動第三次東征,但問題是,現在國內局勢急轉直下,大河南北已經叛亂迭起,第二次東征就是因為楊玄感發動兵變而功虧一簣,而第二次東征失利又進一步了惡化南北關係,對北疆鎮戍產生更為嚴重的不利影響。假如第三次東征期間國內再爆發大規模的叛亂,或者北虜大規模入侵,北疆狼煙四起,第三次東征再一次功虧一簣,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有可能中外危機一起爆發,國祚在內憂外困的夾擊下轟然崩潰。
第三次東征所能攫取到的利益是有限的,而有限的利益與國祚崩潰這等可怕後果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聖主和中樞不能不做得失權衡,不能不做萬全選擇。
“第三次東征?”崔君肅考慮再三,還是搖了搖頭,字斟句酌地說道,“如今中外形勢不好,已經不具備發動東征的條件。”
雖然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能不冒,但要看失敗的代價,一旦失敗的代價承受不起,那這個險就不能冒,即便聖主和中樞對中土國力、對自己的執政能力和掌控能力都有強大自信,不過考慮到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安全謹慎為上。
齊王微微頷首,再度追問,有步步緊逼之意,“如果放棄東征,南北關係是否會破裂?南北大戰是否會迅速爆發?”
崔君肅暗自嘆息。他和來護兒之所以做出“若條件許可就發動第三次東征”的結論,正是因為中土一旦放棄東征,一旦承認自己的失敗,承認自己連只“雞”都殺不死,對南北關係的“衝擊”實在太大,可以預見南北大戰必然會加速爆發,而南北大戰一旦爆發,國內某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勢力必然落井下石,國內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叛亂**,如此聖主和中樞腹背受敵,兩線作戰,一旦兩線統統戰敗,則威權喪盡,國祚也就陷入崩潰之危了。
也就是說,發動第三次東征,還有一線逆轉機會,而放棄東征,則連一線逆轉機會都沒有,接下來聖主和中樞只能在國內外兩條戰線上浴血廝殺,寄希望於奇蹟的發生了。當然,奇蹟是存在的,只要聖主和中樞能夠在國內強大的保守勢力和國外兇悍的北虜諸種的聯手夾擊下,殺出一條血路,一切危機都將迎刃而解。
崔君肅沉思良久,緩緩給出了答案,“如果聖主和中樞能夠充分利用北虜諸種之間的衝突,激化牙帳內部矛盾,南北關係未必會破裂,南北大戰也未必會爆發。”
中土遏制和削弱北虜的常用策略就是以夷制夷,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戰果。先帝時期中土就用這種辦法把強大的大漠北虜搞得四分五裂,聖主登基後又用這種辦法把西土諸虜搞得分崩離析,從而讓統一後的中土以最小代價贏得了一個基本穩定的南北關係,給中土的發展強大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當然,此策也不是無往而不利,也要看時機,如果北虜內部矛盾少,部落之間比較團結,此計實施的難度就很大,反之,實施起來就很順利,尤其北虜諸種之間互相征伐的時候,更是事半功倍。
現在實施這一策略的時機就不是很好,因為大漠上的突厥人剛剛崛起,自身實力還不是很強,中土對他們的生存還是有相當大的威脅,而中土對高句麗的瘋狂攻擊更是讓他們有唇亡齒寒、兔死狐悲的巨大危機感,再加上血淋淋的歷史教訓依舊記憶猶新,這些無形當中都會把北虜諸種團結起來,求同存異,攜手共抗中土,如此一來中土若想用收買欺騙、威逼利誘等手段分化、分裂北虜諸種就比較困難了。
齊王微微一笑,“孤明白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