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扮演的王佐;朱楚珍扮演的誥命夫人;吳麗君在《荔鏡記》中扮演的安人等都是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深受海內外潮劇觀眾的好評。70年代以後陳學希在《張春郎削髮》中扮演的張春郎和《葫蘆廟》中扮演的賈雨村;以及潮劇新秀張怡凰在《煙花女與狀元郎》中扮演的李亞仙等都給潮劇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2006年5月20日,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廣東客家山區,流行十分動聽的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遠傳揚,條條唱出情意長,條條唱出郎心事,聲聲唱出妹心腸”。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繼承了詩經三百篇的風格,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主題和地方特色,富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
千百年來,客家人用它來歌唱勞動生活、抒發情思和鼓舞鬥志,用它來交流感情、聯絡友情,娛樂身心,如:“山歌緊唱心緊開,井水緊打緊有來,唱到青山團團轉,唱到蓮花朵朵開。”但是,舊封建時唱山歌層層受禁,只在山林田間唱,從50年代起才發展到大庭廣眾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稱“山歌之鄉”,哺育出許多著名歌手,先有劉三妹、刁嫂子等,現代有餘耀南、湯明哲、陳賢英等。“東教場裡搭歌臺,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遠流長滾滾來”。為弘揚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舉辦山歌節,大打山歌擂臺,非常熱鬧。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傳統。這個享有盛譽的民間藝術品種,在福建、廣東、江西及湖南、四川、廣西一部分地區,流傳極廣。客家情歌深沉的情思大膽的披露,熱烈的追求,美好的幻想,這一切都以勞動者的本色相見,毫無虛飾和矯情。而濃烈的泥土氣息,鮮豔的山區色彩和嫻熟的比興手段,構成了它突出的藝術特色。如“唱個情妹對情郎,客家山歌名聲揚,首首山歌情義長;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腸。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無妹唱唔成。要我唱歌我就唱,唱個金雞對鳳凰;唱個麒麟對獅子,唱個情妹對情郎。唱歌不是比聲音,總要唱來情義深;戀妹不是論人貌,總要兩人心貼心”。
前言(1)
中國人圍繞著“眼睛”發明的成語諺語、格言警句數不勝數。
“坐井觀天”、“鼠目寸光”是對眼界狹隘、目光短淺者的嘲諷;“耳聰目明”、“手疾眼快”是對眼力精準、行事快捷者的形容;“一葉障目”、“有眼無珠”是對目光遲鈍、神智昏聵者的苛貶;“目光如炬”、“火眼金睛”是對世事洞明、燭照千里者的激賞。
更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宗一代典,成一家言”的古訓。即不僅要詩書滿腹,才高八斗,更要走南闖北,大開眼界,大長見識。才能成一代名門大家,延之後世。這是古代讀書人的人格理想。
可見,眼睛是靈魂之窗,智慧之門,於人於家如是,於國於天下亦如是。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尤其是近現代的程序裡,廣東人始終起到的是眼睛的作用。
一
廣東人有一雙慧眼。
昔日的廣東乃蠻荒之地,化外之方,地處偏僻,人煙稀少。與歷代權力中心隔著十萬八千里,自然而然地,它成為歷代失意官員、落魄文人的流放之地。這些官員和文人每每悽風苦雨,長途跋涉,來至此處,不免長嘆蒼天不公。廣東的歷史,便積累了許許多多外來人口的哀怨與傷絕。
可是真正的廣東人,卻並不怨天尤人,而是怡然自得。既然老天不青睞,天時、地利都不佔,那就力爭人和。禪宗誕生在這片土地上並非偶然,“本來無一物,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