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介這才恍然大悟,“果然是熱血少年,有衝勁,相比之下,我們這些老的都不成了。我會據實上表,不會讓他受欺負。只是武溪兄,他這麼幹,萬一弄得和談黃了,怕是不妥吧?”
“子方兄,你放心吧,王寧安此子做事還是有分寸的。”
唐介信以為真,可剛過了兩天,就連唐介都撐不住了,王寧安可真能折騰啊……原來劉六符氣得離開新城,他並沒有真的走了,身為特使,如果無功而返,遼主也不會放過他。
劉六符只能端著架子,硬撐!
這邊王拱辰也鬧得老大不高興,王寧安實在是太狂妄了,囂張跋扈,偏偏又是地頭蛇,拿他沒辦法!
想了半天,王拱辰決定甩開王寧安,他以自己的名義,請劉六符過來,接風洗塵。劉六符也是科甲出身,當然遼國的科舉沒法和大宋相比,但好歹也算是文人,和王拱辰聊得挺好。
“劉大人,這邊新城木已成舟,要想完全毀了,那麼多百姓,我們也承受不起。要不這樣,把新城限定在一丈五尺高,不許再修了,另外,在其他方面,再補償一二?”
王拱辰覺得能多賺一座城池,已經很不錯了,哪怕再讓點歲幣,多給些銀子和絹帛,也說得過去。
劉六符自然不願意,但是好容易有個能講道理的,只能繼續談著,總不能撕破臉吧!
一頓酒喝完,王拱辰臉上也有了光彩,立刻讓人叫來戲班子,給劉六符演出幾段。劉六符早就知道大宋的風華不同尋常,在京城要處處小心,免得被人說私通大宋官員,到了滄州也就無所謂了。
“那就卻之不恭了。”
劉六符滿懷的好心情,第一齣戲是花木蘭,前一半十分精彩,他眯著眼睛,搖頭晃腦,十分享受。
哪知到了後一半,戲突然變了,有個白臉的武將從裡面走出來,一張口就唸道:“割讓燕雲不心疼,甘做契丹兒皇帝!某家石敬瑭,賣國歸來,求見老母啊!”
他的話音剛落,一個老婦人,穿戴著鳳冠霞帔,在眾人攙扶之下,從後面走出來,老太太面前有兩道小門,一面寫著“六”,一面寫著“離”。
老太太悲痛欲絕,厲聲怒斥:“凡賣國求榮之人,祖先不認你為後,父母不認你為兒,妻室不認你為夫,子女不認你為父,兄妹不認你為親,黎民百姓不認你為人!六親不認,眾叛親離!”
王拱辰沒聽過這段,起初還覺得慷慨激昂,可往旁邊一看,劉六符臉色鐵青,嘴唇顫抖,突然直挺挺倒下去……(未完待續。。)
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四更到)
罵人是一門學問,士人之間對噴,可不能像潑婦罵街那樣,只會憑白丟人**份,惹人嘲笑。
千古偶像諸葛亮就是個會罵人的,跑到東吳,舌戰群雄;六出祁山,罵死了王朗,又給司馬懿送了女人的衣服,誰知人家坦然而受,諸葛丞相的罵人本事也僅僅到此為止,遇到了更厚臉皮的,丞相焉能不敗!
古人還是很老實的,罵人的花樣一直停留在諸葛亮的水平上,直到王寧安橫空出世,把這門學問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峰!
石敬瑭甘當兒皇帝,出賣燕雲十六州。正是他的無恥行徑,拱手將阻擋蠻族的天險讓給了遼國,從此中原大地,門戶洞開。
可以說,整個兩宋的悲劇,都源於石敬瑭的無恥舉動。
在大宋,罵石敬瑭的人車載斗量,但也僅僅是貼標籤而已,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段子。
王寧安記得上輩子看過一個傳聞,說是福建的民居新歡在大門外面增加一道小門,叫六離門,還有個故事,說是大漢奸洪承疇投降之後,回到老家,洪母就把他擋在六離門之外,說出了那段千古絕罵!
六親不認,眾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