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去等飯,浪費了大把時間。我有幾次搞不清楚時間,到食堂去去晚了,結果食堂已經關門了了,只能餓肚子。”
“以前沒有鐘塔,和別人約定事情,弱勢一方往往需要提前去等待一段時間。有了這鐘塔,時間上的浪費大為降低了。若真說起來,可以為百姓每天省下可觀的等待時間。我看起碼為每個人省卻半個小時的等待時間。”
“比如說沒有這鐘塔時候,津國公說三點四十見一見你,恐怕你三點不到就要去國公府等著。現在我們三點三十到那裡就可以了,一下子就省了三十分鐘,也就是四分之一個時辰的時間。”
王樸點了點頭,說道:“洪老說得有道理。”
洪承疇撫須說道:“國公看似做了一件小事,可是這鐘塔實際上可以提高天津和范家莊的效率不少。拿津國公的話說,就是最後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會因此提高!”
王樸想了想,問道:“這鐘塔確實是好東西,只是可惜除了天津其他地方都沒有。”
洪承疇笑道:“以後天津和山東的城池都會建好這樣的鐘塔。聽說天子也對這鐘塔感興趣,要津國公去紫禁城午門前面建一個大的。”
王樸聽到這話,沉吟了許久沒有說話。
洪承疇撫須笑道:“王總兵在想什麼?”
王樸說道:“這天津日新月異,我在想如今既然有津國公的支援,我王家是不是該多遷些人丁到天津來。我看這第一批來津的人手就該有二百人。我們要開錢莊、當鋪、蒙古特產商店。”
洪承疇哈哈大笑,說道:“不急,不要急!天津的發展不是一天兩天,王傢什麼時候來都有機會。”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學
二月二十四日,范家莊中學的第二批中學生畢業了。
李植的范家莊中學是崇禎十四年八月設立的,招生物件是小學畢業生中的成績合格者。
中學生在學校接受三年教育,學習基本的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和化學知識。當然,這些知識的學習都是基本的素質教育,只要讓學生了解一個大概就好。而中學裡真正重視的,使用二分之一的課時反覆灌輸的,是《公德》課。
公德的教育,被中學教育當作唯一的中心來抓,保證接受中學教育的學生知道什麼是公德,怎樣踐行公德,怎樣做一個擁有公德的官吏。
公德,是李植的學生和儒學知識分子不同的地方。儒家只講忠孝仁義,在李植眼裡這些都是報恩,是私德。李植認為:一個只懂私德的官吏絕對不是一個好官吏。只有懂得公德,明白公德,把公德思想刻進骨頭裡,才能做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吏。
第一批中學生是崇禎十七年八月畢業的,被分配到天津和山東的各個部門任職去了。這些中學生作為接受過公德教育的先進分子,在基層崗位上鍛鍊一段時間後,未來會被逐漸提拔,成為法院、稅務局和警察局等種種機構的骨幹甚至領導。
一些公德課學業優異的學生,甚至被直接分配到法庭裡作為助理法官,警察局裡做助理督察等顯要的位置培養。
因為第一批中學生被分配到政府部門擔任吏員,薪水豐厚工作體面,而且在部門中受到重視前途光明,因此老百姓們對中學一下子就另眼相看起來。如今,范家莊中學已經被老百姓戲稱為“翰林院”。
比起小學畢業只能去做工人,中學畢業生的工作就體面而有前途多了。甚至一些沒有接受過小學教育的儒生,年齡二、三十歲了,也吵吵嚷嚷要進入中學進修。
對於願意接受思想改造的儒生,李植是表示歡迎的。所以第二批中學生,也就是崇禎十五年春季入學的中學生規模一下子擴大了三倍,人數達到兩千人。這第二批畢業生,將有力地支援山東各地新成立的各種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