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樣,“湄雲”的官兵大部分也來自浙江寧波,全艦編制共計67人。
日本海軍軍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戰史》登載的“湄雲”艦圖片。
1870年1月10日傍晚,船政大臣沈葆楨率領幕僚登上“湄雲”,儘管有暈船之苦,但是沈葆楨在船政任上每有新船下水都堅持親自參加航試,為船政開創了一個良好的先例。披著晚霞,“湄雲”艦升火起錨,與前天從天津返抵船政的“萬年清”擦肩而過,航行在馬江之上,夜間駐泊在馬江出海口。11日黎明“湄雲”駛出大洋航試,測試路線與第一號輪船“萬年清”一樣,於午後返回船政。“掌舵、管輪、炮手、水手人等俱能操縱如意,船身尚稱牢固,輪機亦頗輕靈”。此後,28日,日意格為了調校羅經鐵差又督率“湄雲”駛出大洋測試。日意格、吳世忠以及“湄雲”的官兵一起在大海上度過了同治九年的春節,正月初四(2月3日)測試完畢返回船政。(7)“湄雲”艦從開工至下水總共花費十個月左右時間,較第一號輪船“萬年清”的工期快捷了許多,創下一項中國自造輪船的紀錄。同時讓人驚歎的是,無論“萬年清”亦或是“湄雲”,其艦員與軍艦的磨合速度之快非常罕見,全無大型艦船駕駛基礎的中國官兵,竟能順利地駕駛艦船航向大海,是值得後人深入研究的一個特殊現象。
在船政廠前停泊了一個月,1870年3月6日“湄雲”艦就開始擔負任務,搭載京米委員前往臺灣採購貢米。(8)
第三號輪船
“湄雲”下水當天安放龍骨開工的第三號輪船,由於上百幅肋骨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制造完畢,所以施工速度相當之快。船政首任總工程師達士博與日意格發生矛盾於當年一月離職回國,第三號輪船的監工實際是接替達士博的法國人安樂陶(M。Arneadeau)。1870年5月30日第三號輪船順利下水,經沈葆楨命名為“福星”,由五品軍功楊永年任管駕。(9)“福星”從開工至下水只用了短短六個月時間,這個數字中可以體味到船政工人建造這艘輪船時駕輕就熟的情形。
160mm口徑威斯窩斯前膛炮,可以看到炮口獨特的六邊形形狀。
“福星”艦與“湄雲”同型,尺度、動力系統等各項引數都一致,主要區別是“福星”的武備型號與“湄雲”略有不同。“福星”的武備構成仍然是飛橋前安裝一門換門架式的大口徑主炮,煙囪向後的露天甲板兩舷對稱安裝四門副炮的組合形式。但是所選用的主炮是一門奇特的威斯窩斯(Whitworth)式70磅(口徑160mm)前膛炮。之所以稱其奇特,是因為這門火炮的炮管內邊是六角形的,當時稱為六角炮,設計的初衷類似於後來的膛線,都是想讓炮彈順著一定的軌道旋轉執行出去,保持較為穩定的彈道,提高命中率。早期膛線加工還是個非常困難的事,英國工程師就想出了把火炮內管弄成六角形,配套使用六角形的炮彈和藥包,這樣炮彈就能在六角“軌道”中前進了。這類火炮主要由英國烏理治理兵工廠生產,其他一些國家也有仿造的情況,是線上膛炮出現之前一種較為先進的火炮,比“湄雲”裝備的160mm口徑法制滑膛炮顯然更為新式。四門副炮的型號也發生了改變,採用的是14磅(口徑約100mm)的法華士(Vavasseur,又譯為瓦瓦蘇爾、威亞威亞沙等)前膛炮。(10)
船政拉拔特式拖船塢工作方法示意圖。製圖:海軍史研究會 顧偉欣。
顯示著設計的改良進步,“湄雲”與“福星”在外觀上有幾處細微的差別。這兩艘軍艦在後桅之後的舷側都各開有炮門,用來佈置副炮。然而最後這組炮門的位置卻不盡相同,首艦“湄雲”最後一組炮門較為靠近船尾,建造“福星”時似乎是覺得這一設計並不合適,將炮門前移,“福星”最後一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