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完全可以應對船內進水,但是何心川率領船員手忙腳亂,操作失當,竟導致艙底抽水機的密封橡皮被熱水浸化。對此情況,時任船政大臣張夢元顧及兩江的面子,要求何心川重寫報告,不要提操作失誤,只說是因為颶風受傷。至關重要的是,當時張夢元還專門緻密信給左宗棠,告知了內中實情,要求南洋選派更熟練的艦長來接替何心川,左宗棠也就此回過信。讓人費解的是,在攻擊船政的奏摺中,左宗棠對此事完全是一幅全然不知的腔調。
“開濟”返回船政修理後,原本很快就可以北上,剛好從德國進口的全船火炮運到,於是又在船政等待將火炮全部裝配,耽誤了時間。至於左宗棠挑出的技術問題,全部迎刃而解開,原來船政奏報的吃水深度是用的工部營造尺單位,左宗棠竟以其與魯班尺單位不合而批評。同樣的,船政計量的軍艦航速是以法國海里計算,而左宗棠以其與英制單位不符批評之。至於左宗棠打亂順序,稱“開濟”造價超過預算一事,何如璋更是毫不客氣地予以回駁澄清。
作為此事的收尾,左宗棠將責任全部推卸給“開濟”管帶何心川,予以撤任了事。雖然事實證明此事船政毫無責任,不過左宗棠上奏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廣為散播,所有參與“開濟”艦創制的有功人員,均沒有獲得褒獎。(27)
揚帆德意志
左宗棠委託德國泰來洋行經理福克居間的兩艘巡洋艦,選定在德國Howaldt造船廠(左宗棠稱為後挖得船廠)建造,所用經費主要來自江西、安徽、江蘇三省以及南洋的出使經費。(28)
因為是根據福建船政提供的圖紙進行建造,這兩艘具有法國血統的軍艦,成了德國船廠裡一道獨特的風景。比這兩艘巡洋艦更加耀眼的是,當時還有一樁更大的中國造船訂單在德國起造,即北洋向伏爾鏗船廠訂購的“定遠”、“鎮遠”、“濟遠”。曾參與“開濟”艦施工設計的船政工程師陳兆翱等恰好被選派在德國監造鐵甲艦,於是左宗棠就近商議,由陳兆翱負責幫助監造兩艘南洋的巡洋艦。
Howaldt船廠位於德國基爾,當時是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根本沒有任何中、大型軍艦的建造經驗,從未建造過巡洋艦。泰來洋行經理選擇這家廠,無非是為了貪圖便宜,可以從中牟取更多中間差價利潤而已。
與首艦“開濟”相比,兩艘德國表弟因為採用了雙煙囪的佈局,外形上更加酷似母型“杜居土路因”。這兩艘船廠編號為107、108號,後來分別被命名為“南琛”、“南瑞”的軍艦,原本艦體也是使用鐵脅雙重木殼結構,後來泰來洋行經理福克為了節省工本,與左宗棠協商,更改成了較木材便宜的鐵殼結構。
“南琛”、“南瑞”的排水量2200噸,與“開濟”相等。軍艦外形尺度也和“開濟”相差無幾,軍艦全長85。9米,寬近11米,吃水5。49米。根據“開濟”級的圖紙設計,“南琛”、“南瑞”的動力系統應該採用和“開濟”一樣的2400馬力蒸汽機,然而又是為了節省工本,增加賺頭,經左宗棠同意,後挖得船廠實際建造時安裝了兩臺1200馬力的小蒸汽機,變成了雙軸推進,航速只有14。5節,低於“開濟”。“南琛”、“南瑞”後來回國時,德方報稱選用的是2800馬力的蒸汽機,高於國造的軍艦。實際是蒸汽機的最大功率,“開濟”艦蒸汽機的最大功率同樣也是2800馬力。
在德國Нowaldt造船廠碼頭進行舾裝的“南琛”艦。照片提供:海軍史研究會張黎源。
“南琛”、“南瑞”的艙面佈局和“開濟”類似,整個艦體呈現撞角首、三桅、雙煙囪、首尾樓外形。軍艦首尾兩舷外各有一對耳臺,前方較大的耳臺內各安裝一門8寸口徑阿姆斯特朗後膛炮充作主炮(國內外還有資料稱是8。2寸阿姆斯特朗炮,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