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祿曾自認為是第二個沈葆楨,然而,自1898年他任直隸總督後,船政在清廷或各省大員們眼中只是一個寄生蟲式的機構。”(19)
景星兼管船政未久,看著船政廠邊因為沒有經費而遲遲未能完工的“建威”、“建安”愁眉不展,很快便上奏清廷要求從船政抽身,“奴才於西法制造,向未講求,竭力經營,罔益事理”。隨後,兼管船政的重任壓到了船政創始人沈葆楨的長孫、船政提調沈翊清肩上,命令由沈翊清負責會辦船政具體事務。
沈翊清,字丹曾,對祖父創辦、且自己從事多年的船政事業頗具感情,任職伊始很有一番振作中興之意。沈翊清曾努力想爭取兩江和湖廣建造長江炮艦和魚雷艇的訂單,但這些希望都被張之洞一一擊破。眼看“建威”、“建安”兩艘半成品軍艦在江中白白耗損生命力而無可奈何時,令沈翊清乃至所有船政官員意外的是,事情在1903年居然遇到了重要轉機。
轉捩點來自於這級軍艦的母型國法國,1900年庚子事變中參加對華軍事幹涉的法國,後來也根據《辛丑條約》分得一杯羹。此時,清政府已經從庚子事變的渾噩中漸漸恢復正常,法國政府也願意與華重修舊好。和美國等國家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的形式有所不同,法國政府表示可以在庚子賠款的額度內,免去清政府對法交往中的積欠款項,而船政為建造“建威”、“建安”在法拖欠未付的裝置款項,被法國政府納入了以庚子賠款來抵銷豁免的清單。不過,法國政府的豁免排除了軍火訂單,“建威”、“建安”艦所需的軍火款項不得抵銷。(20)隨著外購裝備款項的解決,當初因無錢提貨而滯留在法國的蒸汽機、裝甲等重要裝備開始裝船運華,冷清已久的“建威”、“建安”艦上,重又出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隨著“閩廠積欠料價,既已清償,兩艦撥歸他省遣用,目下似無可須再求協助”,“建威”、“建安”的完工已不成問題,依循船政以往造成軍艦後撥往他省、又使用省份自行解決人員薪餉和艦船保養費用的先例,二艦的無償調撥提上了議事日程。似乎是要報當年求款不得的一箭之仇,福建船政這次乾脆不再與外省商量,略過曾經一毛不拔的北洋和兩廣,直接宣佈將把兩艘“建威”級軍艦撥給南洋水師使用。
對送上門來的兩艘新軍艦,兩江總督魏光燾表示樂意接納,特別派出南洋水師總兵徐傳隆(中法戰爭時任“開濟”艦管帶)前往船政查驗、接收,並順帶在閩僱募水手。至於未能列在辛丑賠款中抵付的“建威”、“建安”二艦武備價款86500兩銀,以及檢驗蒸汽機、添購各項所需物資的47200兩銀等,魏光燾照單全付,全部由江南籌防局具體籌款劃撥給船政。
隨著在法國訂購的蒸汽機、火炮等裝置的歸來,至1904年,從開工開始已經分別耗去7年和6年時間的“建威”、“建安”終於完全組裝完成,宣告竣工,可謂好事多磨。“建威”和“建安”的建造期在船政歷史上創下記錄,是船政建造耗時最久的軍艦。(21)經航試、檢驗合格,當年6、7月間,二艦由南洋的艦員駕駛離開馬尾,開往江蘇省城江寧,加入南洋水師。經兩江總督魏光燾任命,徐傳隆擔任“建威”艦管帶,“建安”的管帶職務則有原南洋水師“南瑞”艦管帶葉伯洌УH巍#�22)
清末時代已經完工了的“建威”、“建安”。
“建威”、“建安”的到來,立即成為南洋水師的絕對主力,和四艘“江元”級長江炮艦一起構成了南洋水師清末時代最後的主陣容。在江南服役將近五年後,1909年清政府統一南北洋海軍建設,統編全國軍艦為巡洋、長江艦隊。身為魚雷炮艦的“建威”、“建安”,儘管其真正的用途是在大海之上獵殺魚雷艇,但此時卻根據其噸位少、吃水淺的特點,編入進長江艦隊,以功能錯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