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為了適當補充營養,滿足生長發育的能量需要,只要注意飲食的質和量,保證有充足的營養攝入,一般可採用食療方法。既富於營養,又容易服食,美味可口,還能促進食慾,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體質虛弱,有氣血陰陽虧損者,單靠食療往往不能達到調補目的。而且,這些患者大都脾胃功能欠佳,需要採用藥補方法予以調養。當然,若配合適當的食療做輔助,就更易收到滿意的療效。
(四)進補與情志、起居
人體要得到健身益壽,除了進補外,還要調節情志和生活起居,這完全取決於自身的修養。高濂《遵生八箋》中說:“經曰:我命在我,不在於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形氣相須,全在攝養。”
古代醫家、養生家,每每將情志調節、起居攝理、飲食調理、藥物補養相提並論,相輔相成,不忽視任何一個方面。《壽世保元·攝養篇》指出“薄滋味、省思慮、節嗜慾、戒喜怒、惜元氣、簡言語、輕得失、破憂沮、除妄想、遠好惡、收視聽”。可見情志、起居也是養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因此,保持樂觀的情緒、開朗的性格、高尚的涵養,是除了藥補、食療外,又一個重要的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
臨床上凡見情志抑鬱、煩躁易怒、多愁善感者,每多虛火內萌、氣滯血淤、*暗耗、形體羸瘦、易患疾病。而情緒樂觀的人則每多享長壽。據調查,八十歲以上的老人,96%是樂觀的。俄羅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也曾指出: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次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個印象易於感受,不管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一切頑固沉重的憂鬱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因此,慎起居,妥善處理好生活環境,避免意外傷害與疾病,也是保持體力、防老延年的重要因素。生活起居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的文娛活動與業餘愛好能使人心情愉快,也是必要的。還要注意個人衛生,衣服要隨氣候冷暖及季節變遷而調整,防寒保暖對老人尤為重要。中醫學還極其重視節制性生活。青壯年要求節慾,老年人要求少欲。房勞過度要傷腎損精,而腎在延年抗老機制中至關重要。
四季食補食療(5)
(五)進補後不良反應的處理
進補後不良反應,多數表現在脾胃功能障礙方面。因為,虛損病人多數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欠佳而補藥及食物又必須透過脾胃消化吸收才能發揮作用,所以進補中要特別調理好脾胃的消化功能。宜少量持久地進補,切忌操之過急地重補蠻補,同時要配合健脾和胃的藥同用,使機體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如服藥後胃口不佳,或虛火內生,可調整藥味或減輕劑量。反應嚴重者,應暫時停服補藥,另服健脾理氣藥,或蘿蔔湯、萊菔子(即蘿蔔子)湯、山楂片等予以消導。
為了防止出現上述情況,進服補品藥可從小劑量開始,服後無不適,再逐漸加大劑量。如遇到服用少量補藥即有反應,可採取補藥與理氣、消導藥交替使用,到已無不適時,可再逐步加大補藥量,減少消導藥,直至完全停服消導藥,經過這樣調節,一般即可適應進補了。凡遇感冒發熱應暫停進補,以免閉滯邪氣,延長病期。但是體虛容易感邪或感冒日久致虛者,補藥可與治療外感藥同用,以達到既祛除病邪,又恢復正氣的目的。
四、食療選讀
利用食物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