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消化,尤適合體弱兒童和老人,故稱之為“童叟補劑”。魚翅有83%蛋白質,還有磷、鈣、碘及少量脂肪,營養價值極高,但不易消化,老人腸胃薄弱和病後均不宜服食,同時也不可多服久服。古書云:“秋冬養陰。”秋冬陰分佔主導地位,人體內陰分也相對增加,故一般體質的人,尤其是陰虛病人,秋冬進補也應重視養陰,也有利於陰分的吸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進補除了要隨四季變遷而進退外,還要視當時之氣象變化。如陰雨綿綿,用藥要偏於燥溼宣化,不可損害脾胃運化功能;天旱氣燥,用藥要偏於柔潤生津,不可耗津傷肺。夏季過熱,少用溫熱傷津之品;反之,當熱反涼,苦寒之品不可多服。冬季嚴寒,少用涼潤苦寒傷陽之品;反之,當寒反溫,又應適當加入柔潤生津之品。
三、進補的注意事項
進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就需要預先防止,或及時予以糾正。
(一)進補與年齡、稟賦
人的年齡有老壯少幼的不同,稟賦有強健與虛弱的差異,而虛損又有氣血陰陽的區別。又如形體有消瘦、肥胖,性格有樂觀、憂鬱、豪爽、狹隘的差異等等,都是醫家施治調補不可忽視的因素。年輕健壯,尤其是四十歲以前無疾的可以不必進補,或僅以食物調補即可。兒童、青少年一般也不必藥補,如果因為生長旺盛,消耗量大,可重視飲食調理補養。中老年身體開始虛衰,適當藥補和食療是必需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進補時必須針對氣血陰陽的不同虛損情況而施治:氣虛陽虛體質,用藥宜甘溫益氣助陽,不宜用滋膩陰柔之品,以防傷陰滯氣;血虛陰虛體質,用藥宜甘涼柔潤、養血育陰,不宜用辛溫宣散燥熱之品,以防傷陰耗血。形體瘦削的人多陰虛,多虛火,用藥不宜過於溫燥;肥胖的人多氣虛,多溼痰,用藥不宜過於滋膩,可適當加入健脾化溼芳香之品;性格憂鬱內向的人多肝鬱,可適當加入疏肝利氣之品。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四季食補食療(4)
(二)進補與飲食、脾胃功能
大凡補藥,大都甘美,或偏於滋膩,或易於壅氣,而體虛之人,又大都有脾胃功能欠佳的情況,因此,進補要有一個使脾胃適應的過程。“虛不受補”的患者,需要先服藥調理脾胃。為了調理脾胃功能,更要注意飲食的調節。暴飲暴食、飲酒過多、偏嗜偏食、過食生冷等問題,都是進補時應予避免的。注意節制飲食,一方面可以防止營養過剩,引起肥胖,加重心臟和全身負擔;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進補脾胃功能負荷加重,造成消化不良。同時不要多食油膩,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還要儘量避免食用未吃過或不常吃的食物,如海鮮一類食品,以免食物性味和藥性相對抗,或引起過敏反應。進補時,一般不宜喝茶。因許多補藥大都含有生物鹼,而茶葉含有多量的鞣酸,能與生物鹼結合,產生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如果有喝茶嗜好者,在進補期間最好暫停飲用,即使飲用須在服藥二至三小時後才能喝,並須降低濃度、減少飲量。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脂肪肝和肝硬化,對胃又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胃炎、潰瘍、消化道出血,又可升高血壓,使血管收縮痙攣,損傷大腦,故平時不宜多飲過飲,進補時更不宜多飲,須嚴格控制酒量。進補配方千變萬化,中藥成分又比較複雜,很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化學作用,引起不良反應,故一般進補時,不要服用其他藥物,必須服用時,也要隔開二至三小時。如人參不能與蘿蔔、蘿蔔子、五靈脂、藜蘆等合用,仙茅、白芍、桑葚子等不能與硫酸亞鐵合用等等。
(三)進補方法的選擇
進補方法,一般分為藥補和食療兩種。可單獨選用,也可配合使用。對於兒童、青少年及其他健康無病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