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明確
“下官身兼鐵廠職司,只怕忙不過來……”
熊明遇強壓住心頭的興奮與激動,眉頭微皺,口中遲疑似乎對一身難以雙顧而感到為難和可惜。李信卻另有打算,以他對元寶山鐵廠的判斷,所煉之鐵所以不合標準,後世曾廣為詬病,中國鐵礦分佈隨廣,但卻鍊鐵的原料比如煤炭卻含硫等雜質太多,且鐵礦石本身的質量也不是很好,因此所打造的刀劍也失之鋒利與堅韌。
據說印度北部的一處鐵礦所產鐵礦石質量極高,曾風靡世界的名刃大馬士革刀用的就是由此處開採的礦石。直到後來鐵礦枯竭,一代名刀也不可避免的被埋葬到了廣袤的歷史塵埃之中。而在中國也曾對於印度北部的這一處鐵礦多有記載,後世某些武俠中曾出現的西域玄鐵便源自於此。
相比之下中國除了上古傳說的幾把青銅劍,便再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名劍名刀。一切也許都源自中國的鐵礦石雜質太多,並非中國的鐵匠技不如人,實在是非人力所能及啊。這也如同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上帝為你開啟一扇門,同時也為你關上一扇門。因此,中國有著分佈極廣有極為豐富的鐵礦,但幾乎所有的鐵礦質量都很差。
因此,用這種礦石練出的鐵打造大規模使用的制式武器問題並不大,但如果所需生鐵熟鐵的標準提高了,便立即相形見拙。比如打造火炮和火槍,尤其是火炮,這種弱點幾乎是致命的,為了避免炸鏜便只能降低裝藥量和加粗炮管。
這種應對辦法畢竟是以犧牲射程為前提的權宜之計,如果用在為海船準備的特質火炮上,由於海船排水量有限,每一斤重量都是經過嚴格計算的,加粗炮管這種改良辦法變成了無法容忍的缺點。
關於鍊鐵這種專業性極強的東西,並非某個官員狠抓幾次就能解決的,此事還需要大量的有經驗鐵匠在實踐中進行摸索,不能急於求成,熊明遇只要解決了鐵礦的開採和石炭渠道。
“鐵廠的事可以先放下,浙江市舶司的案子是時候水落石出了,回頭我會請張閣老出個手令,責成熊尚書全權負責此案。”
熊明遇點頭應下,心裡卻嘆李信手段了得,之所以禮遇張方嚴這個敗軍閣部,所為還是要拉他這,面旗子啊。張方嚴身為浙直總督,浙江布政使、指揮使以下各級官員都在名義上都受他節制,而自己正可以假張方嚴的名義去杭州辦案。
不過他卻還是有些擔心,自己必將是孤身一人,就如此去了肯定不行。
“下官還有個不情之請!”
李信知道他心中所想,呵呵笑著讓他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只要將浙江市舶司的案子辦的妥妥帖帖,不管什麼條件,只要他力所能及的定不推辭。
熊明遇見李信如此表態,便也不再遲疑,直截了當的說道:“下官孤身而去只怕行事多有不便,下官希望,希望鎮虜侯能借兵百十,以做爪牙!”
果然如李信所想,他一揮手,“這個熊尚書不必擔憂,李信早就有所準備,會調撥五百三衛軍護送你南下,一併聽從提調。”
鎮虜侯果然出手大方,自己只要求百十人,卻準備了五百人,有了五百人在手,便等於有了利器在手,浙江布政使趙秉謙和浙江市舶司的提舉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信又交代了幾句之後,熊明遇滿心欣喜的離去,回到南京城中做準備。海森堡則表情嚴肅的告知李信,“大將軍,南京所產礦石固然不好,用來煉製鐵礦的焦炭質量也不容樂觀。”
海森堡的結論與李信所知道的一些大致情況,正是不謀而合,但奈何仍舊沒有解決辦法。
“卑職在歐洲時,曾聽老鐵匠說過,鍊鐵須溫度越高越好。而今元寶山鐵廠的鍊鐵爐,以卑職判斷溫度並不是很高,如果能改進鍊鐵爐提高爐溫,或許煉出來的鐵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