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仙家,寶物何止千萬,故清點人頭之修行者一邊點查屍體,一邊搜尋寶物,倒也忙的不亦樂乎。等把史家上了名冊之人頭清點完,連同屍骨無存者,發現少了史家二當家史義和其兒媳柳氏時,眾皆大驚。但時候卻過了一晝夜有餘了。負責清點之門主一上報,高層傳下令來,即刻追殺!於是有八隊數百修行者向四面追蹤而去。
史義和兒媳柳氏帶著孫子順山溝低空御風疾行。這不老山山雖不高,但其廣數萬裡,倒也真是不小了。天已黃昏,雲霞鋪滿半個天空,成火燒雲之景。然山溝內谷深峰高,卻早暗了下來。史義兩人nǎ裡敢停,只是緊催法訣,運動法力盡速前進。到夜半時,他們已逃出數千裡之外了。途經了好些山村,但卻絲毫不敢停留。這次第彎月如勾,群星閃爍,風中偶爾傳來凡間村犬之吠聲,安寧靜怡,但喪家如犬之史家二人卻心驚膽寒,草木皆兵。連夜出覓食之凡間禽獸也會嚇得他們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想想其陸地飛仙之本事,此時真是諷刺。天盡黎明時,柳氏懷中那小嬰兒輕啼。
“許是孩子餓了,可我還沒有奶水喂他呀!”
柳氏邊輕抖著孩兒,邊羞怯謂其翁爹道:
“得尋個去處餵飽孩子再走啊!”
“唉!柳兒,停不得呀!再遁出個兩三天之路,方可安全一些。汝先前行,待吾弄些凡俗人之果品給汝與孩子充飢吧!”
言訖就不見了蹤影。修仙者非凝元之境界,便亦如凡俗之眾需以五穀獸肉為食以增其力。功至凝元,則可以天地所生之玄靈神能為食,不食俗世之味,俗家所謂辟穀是也。
下一刻,在一山村之果園內,護院之犬狂吠,一凡俗人從低矮之茅草棚中走出。
“是哪家之賊子呀!”
他左右瞧瞧,nǎ裡能看清隱去了身形之史義!忽然犬就不叫了,搖著尾巴臥了下來。史義早出園向柳氏飛去了,唯心下愴然。
“想我一修仙者,年齡數百歲,nǎ裡被人叫做賊子呢!但如今還有什麼法子呢!”
他急趕了一段追上了柳氏,將果物給了柳氏。
“吃吧,多吃點,給孩子也喂些汁水!”
數月後之一午後,正是大日當空時,一山村旁之小道上,一老者拄杖前行,後一婦懷抱嬰兒緊隨而走。至一獨院處老者扣門,一老婦訝然而問曰:
“誰呀?”
遂開門來視。
“乞老人家施口飯食,我兒及小孫子兩三日未食,實實飢餓,走不動也。”
“老人家請進,老頭子,拿點吃的來。”
老婦人邊讓這拄杖老者和那懷抱嬰兒之小婦人入內,邊衝院內喊道。一個上了年紀之莊稼漢老丈走出了堂屋門口,向他們望過來道:
“來,到屋內坐吧。”
“不了,就在院中即可。”遂吃起了鄉村凡家之食。
“老先生高壽?”
那拄杖老者問道。
“七十歲了,你老高壽呀?”
“哦,我痴長三歲,七十又三了。”
“這般歲數了,怎麼······?”
“唉!一言難盡,鄉間大旱,又遭瘟疫,一家老小唯餘痴孫與我二人矣,為避疫,只好逃荒了來。”
“先生,可是識書之人?”
“略懂文墨而已。”
“先生可有去處?”
“nǎ裡有什麼去處,只是避疫逃荒罷了。”
“先生,可願居於此,我等乃是小村落,數十戶人家,無一通文者,而後代子孫實需教導啊!”
“這。”
拄杖老者望了那小婦人一眼,不禁低頭沉吟。
“我乃此地之族長,我等村落俱一姓人家,老漢胡敬齋,先生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