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擊落的九架轟炸機中,只有一架是斯特林轟炸機。剩餘的八架都是老式,自衛火力又弱的惠利特轟炸機。而B十七和B二十四轟炸機,不僅沒有被擊落,甚至在空戰之中還擊落了五架日軍二式戰鬥機。
對付有著強大自衛火力重轟炸機,明顯經驗不足的日本飛行員。在空中攔截的時候,可謂是吃足了苦頭。無論從那個方向進攻,都要面對著轟炸機群密集的自衛火力。非但沒有起到應該有的作用,自身反倒是被擊落了不少。
而在此戰之中,抗聯首次協同出擊,專門用於營救飛行員的卡塔琳娜水上飛機。在日本西海岸,也將被擊落飛機的飛行員,大部分營救了回來。唯一的遺憾就是在返航降落的時候,有五架斯特林轟炸機脆弱的起落架折斷。
楊震的釜底抽薪戰術,雖說損失也不輕。但是效果也相當的明顯,此戰過後隨著承擔了日本陸軍主要飛機生產的中島飛機公司,幾個最大的工廠被炸成一片廢墟,很長時間之內日本陸軍航空兵的飛機補充異常的緩慢。
在完成對神戶的轟炸之後半個月,抗聯又一次集中了四十二架B二十四轟炸機,以最大載彈量,全部攜帶高爆炸彈。經過縝密的策劃,對位於瀨戶內海廣島縣竹原市海域中的大久野島,實施了一次地毯式的轟炸。
這座大久野島雖說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島上卻有著整個日本陸軍最大的毒氣工廠。是日軍自進行化學戰研究以來,最重要的化學武器原料生產廠和研究基地。整個二戰之中這座化學武器製造出來的毒氣,可以毀滅整個日本。
自七七事變後,日本投入到中國戰場上的毒氣百分之八十,是這個工廠製造的。如果能夠將這個島徹底的摧毀,將會從根子上將日軍化學戰能力削減到最低的限度,最大限度的至少在短時間之內,減輕日軍大規模實施的毒氣戰,對中國人帶來的傷害。
日本人的毒氣,中國人是他們唯一的使用目標。對於美英蘇這種化學工業,以及毒氣研發能力遠遠超過日本人的國家來說,始終擔心被報復的日本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敢使用毒氣的。
事實上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人發動的化學戰唯一的物件,就是基本上無任何報復能力的中國人,以及中國所有的軍隊。毒氣已經成為日軍在進攻不利,以及被動防禦的時候,用來作為撒手鐧的武器。傷亡在日軍毒氣彈之下的中國人,成千上萬都是少的。
而日本人對華使用的毒氣炮彈和發煙筒、化學戰劑等原料,絕大部分都是這個島嶼上生產的,然後在運到相模兵工廠進行裝填的。如果將這個島上的毒氣工廠抹掉,也就是等於切斷了日軍制造化學武器的食物來源。
炸掉這個工廠,雖說無法制止已經囤積了大量化學武器的日軍,繼續在中國戰場上使用毒氣。但是至少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讓日本人無力在生產和製造新的化學武器。讓他們短時間之內,無力在擴大自己已經是規模龐大的化學武器庫。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國人所受到的傷害。
對於這個眼下完全可以稱之為惡魔島的島嶼,還有島上的惡魔加工廠,楊震在第一批可以實施遠端轟炸的伊爾四轟炸機,在抵達東北的時候,就將其列入第一批對日空襲的目標。而且列入的等級,絕對是必須要摧毀之列。
也就是說這個面積不大的島嶼,在楊震對日空襲目標之中,絕對是排名不超過前三的。甚至可以說這個不大的島嶼以及島上的建築物,以及最終完成裝填,製作成成品的相模兵工廠。在楊震列出的轟炸順序上,這個島嶼是重中之重。
重要性遠遠的超過了中島、川西、三菱等飛機制造公司,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