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不能不去。可如果去的人級別低了,那是對中國人的侮辱。
而這個傢伙酒桌上不僅在勸酒上花樣百出,總有辦法讓你喝酒。而且本身的酒量,用德國那位率團的副總理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酒桶。在德國人眼中,無論怎麼喝都喝不醉。參加那麼多的宴會,就沒有看到過他喝多的時候。
他是喝不多,但是把你灌多了,他又指不定搞出什麼花樣來。所以德國人在吃了一次大虧之後,對於參加楊震的宴會是百般警惕,想盡了一切辦法以免上當。但即便這樣,也沒有完全逃脫。
最後一筆一億西德馬克的貸款,就是那位經濟部長被灌多了之後,在楊震的鼓動之下,稀裡糊塗就答應了。而原本這筆貸款,並未在德國人的計劃之中。這次談判的結果是中國得到了極大的好處,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對德國人來說,可謂是損失慘重。回國造成了一位副總理、一位經濟部長、兩位副部長,財政部和技術部、國防部的各一位副部長,兩名國務秘書,五名國會議員辭職。四位大公司的執行董事或是總經理被解職。也就是說,這次德國人來談判的代表團幾乎全軍覆滅。
其實德國人並不知道,在酒宴上給楊震倒酒的酒壺是特殊製造的。把手上有一個小小的機關,而酒壺之中是分為兩格的。一半是茅臺,另外一半是白開水。而身邊負責倒酒的服務員,也是經過特別挑選之後特殊訓練的。
只要楊震一使眼色,他就知道該往楊震的杯子裡面倒酒還是倒水。否則楊震哪會真的有那麼大的酒量,能放倒一群對手。要知道德國人的酒量雖說比不過對酒精天生有免疫力,拿伏特加那種幾乎就是酒精的蒸餾酒當做白開水喝的蘇聯人,但是在歐洲國家之中也不算淺的。
以楊震的酒量,放倒一個也許還有可能。放倒一群,那就沒有那個本事了。而且由於戰爭期間長期超限額工作,以及在當時環境極其惡劣的新疆擔任了整整五年的軍區司令。在任期間親自帶隊踏遍了新疆每一個角落,同樣一直在超負荷工作。
再加上戰爭期間,曾經受過的重傷一直沒有徹底的調理好。在此前新疆軍區司令員任上,被主席指名抽調回京,以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的名義負責對德談判之前。楊震的身體也不是很好。長期的神經衰弱,以及飲食的不定時,使得他的身體很差。醫生,也嚴禁他大量的飲酒。
但是在面對著生性嚴謹,考慮事情極其全面的德國人談判,想要在籌碼並不是那麼充足的情況之下,搞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是不可能。要知道十萬德軍戰俘,還不值得德國人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而剛剛建國還不到六年,還未能完全醫治完幾十年戰爭創傷的新中國,也一下子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財力,去引進西方的先進裝置。而且先不說有沒有那個財力,就是有很多東西尤其是先進的生產技術,也是人家不會出售的。
西方雖說沒有貓教老虎上樹的寓言,但是人家幾百年勾心鬥角的資本主義競爭,也不是白給的。想要儘可能的少付出代價,多獲得一些先進技術和生產裝置,只能多想一些辦法。楊震也是出於無奈,才會想出這個損招來。
雖然他玩的這些手段對於習慣了在酒桌上談事情的中國人來說,這倒不算什麼稀奇事情。但是對於德國這樣的西方人來說,還很不習慣這種做法。所以酒桌上,也就成了楊震下手的最好地方。反正該提的條件,在正式談判的時候,已經說清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討價還價而已。
不過雖說在德國人眼中,楊震並不是一個好的談判物件,對其的印象可謂是相當的惡劣。但是德國人卻又喜歡在一些事情,與楊震打交道。因為他們認為楊震這個傢伙,雖然貪婪、可惡。
但是他沒有其他中國人的古板和傳統,思維方式更加的接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