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努力訓練軍隊,讓軍隊更加專業,更加有戰鬥力,能打勝仗。
可眼下,他的軍隊只是裝裝樣子,銀樣鑞槍頭,看著好看,其實不經用。
所以樞密院準備發起第四次圍剿戰爭的時候,王順就向樞密院傳達了自己的建議,覺得應該暫緩一些時候,讓新兵得到更加充分地訓練,就臨安城那幾個月的訓練……
著實小看了職業軍隊需要的訓練量。
可是樞密院完全不當回事,反而告訴他這種事情應該是樞密院和朝堂大臣以及皇帝來決定,他只是一個武官,不要干預朝堂決策。
否則下場可不好說。
深諳箇中道理的王順只能選擇閉嘴。
可是眼下的問題就不是閉嘴能夠解決的了,他不想找麻煩,可麻煩主動找上了他。
九江大軍成軍比較早,老兵數量也比較多,王順自認為九江大軍的戰鬥力要在鄂州大軍之上,現在九江大軍尚且不能應付農民軍,他這邊就算是全軍出動,估計也會被農民軍逆襲打敗。
明知道會戰敗還要出兵,是不正確不明智的做法。
這個時候,明智的將軍應該洞悉自己的不足,選擇正確的做法,避免熱血上頭,所以王順做出了決定——
去他媽的支援,老子才不會去送死。
軍隊訓練度不足的時候,最好的抵消劣勢發揮優勢的辦法就是據城死守,利用城池抵消自己和精銳軍隊之間的差距,儘可能拖延一些時間,然後……
向襄陽大軍求援!
襄陽大軍基本上全都是戰場上下來的滾刀肉,相當一部分都是和金人面對面幹過仗的老兵油子,幹起仗來相當強悍,是宋軍當中的絕對精銳,他們不需要都來,哪怕只來一萬人,都足夠應付農民軍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同僚求援,他要是一點兵都不派出去,未來事情傳到朝廷上也不好聽,所以王順決定採取折中方案。
即派兵出動,目標是支援九江大軍不會改變,但是這個行進速度吧……
就比較講究。
天氣下雨不好走路,颳風不好走路,打雷不好走路,太陽太大了不好走路,天陰的話難以辨別方向,也不好走路。
所以行軍速度就會很慢。
至於什麼時候抵達德化縣支援周贇……
我們一直在路上!
王順很快做出了非常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
至於周贇,雖然沒什麼過節,但也沒什麼值得他冒著危險去幫助的交情。
而且之前他還聽說周贇和農民軍做生意做的飛起,讓初來乍到沒什麼根基也不能操作商業的他很是不爽。
該吃吃苦頭了。
我只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