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陀”旅順口海軍基地,返回了北京。
在旅順的這些天裡,孫綱分別會見了來訪的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和美國亞洲艦隊司令喬治。雷米,他們對孫綱現在榮升為政務院“參政”和“軍務部長”都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並向孫綱贈送了禮物,孫綱對英美海軍在中國“己亥抗俄戰爭”當中給予的“支援”表示了感謝,並以華夏共和國政府的名義分別給他們授予了“雙龍寶星”勳章,並向他們承諾,他和英美兩國的“備忘錄”繼續有效,如果可能,也可以簽訂一個正式的條約來“代替”,他的言外之意是,只要自己還在臺上,他們之間的合作就可以永遠的“繼續”下去。
斐利曼特和喬治。雷米對他的話當然“心領神會”,現在英美資本已經逐漸進入了中國東北地區,既然可以“暗箱操作”,似乎就沒必要弄什麼聲勢浩大的正式條約了,他們表示現在的合作進行得“很好”,只要保持就可以了,就不必“畫蛇添足”做什麼不必要的改動了。
由於孫綱向他們一再說明,中國大力發展海軍的目的是為了對付來自俄國的威脅,絕不可能針對英美,他甚至還向他們暗示中國可以對分別陷入“英布戰爭”和“美菲戰爭”的英美兩國提供“援助”,斐利曼特和喬治。雷米聽後都十分高興,他們也不約而同的暗示孫綱,表明了英美兩國政府對孫綱“個人”的“支援”,這也是讓孫綱事先沒有想到的。
更多免費小說,請訪問,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五百零九)老頭子也“瘋狂”
孫綱的本意是想在將來一旦中國和俄國之間爆發戰爭,能夠提前為中國贏得一個穩定的“側翼”,不至於兩線分兵,但沒想到摟草打兔子的還有了意外“收穫”。'中文。cn。com'
英國人和美國人是各自出於對本國利益的考慮,才選擇要支援他,這一點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自己一個年輕人夾在一幫老頭子中間在政務院裡橫晃,想不搶眼都不成。
英國人和美國人也是覺得自己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所以才這麼下力氣的。
但對孫綱來說,至少在同俄國人開戰的時候,這種事對他本人和中國,都算是好事。
回到了北京之後,沒過多久,他沒有等那位德國“皇弟”亨利親王來找他,而是主動去找人家去了。
雖然自己論級別並不比這位親王低,但畢竟這幫所謂的“天潢貴胄”骨子裡都有那些與生俱來的“貴族臭脾氣”,很難向自己這樣的平民出身的參政折節,自己為了國家利益,小小的低一下頭也死不了人。
這位亨利親王這些天一直在和李鴻章密談,談話的內容他也大概知道了一些,果然不出所料,是關於中美德三國聯盟的!
李鴻章當初給他提出來的這個“設想”時,他其實是很不以為然的。/熟知歷史地他知道。“布林戰爭”使英國看到了維持海外龐大的殖民帝國的困難,因此放棄了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轉而開始在東西方尋找合作伙伴,英國曾經一度在“英法日俄”同盟和“英德”同盟之間搖擺不定,後來經過仔細的權衡利弊,“兩害相較取其輕”,英國最終選擇了對其威脅較小的“英法日俄”同盟,英國先與在亞洲的日本結盟,挑動日本和俄國之間的戰爭。在兩個國家打得兩敗俱傷之後,順利地成立了“英法日俄”同盟。即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協約國”軍事集團。
而德國對此當然不肯示弱,德國早在1879年就和奧匈帝國訂立了軍事同盟條約。/1882年義大利也加入了進來,後來又加上了土耳其,成立了“同盟國”軍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的持續對抗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