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用在打仗,還是用在事後安撫,全都是用在刀刃上,絕不會嫌多。至於如何將這些東西變成現錢,只憑汪爺和徐兄之前對廣府潘家家主之爭的恩情,潘大老爺是絕對不會拒絕的。至於這筆錢的定性,不妨就直接說是盜中得來,充作軍費。”
徐秀才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但後半截好辦,甚至不用汪孚林,他出面就不會有問題,畢竟只是讓潘家吃下這些貨,又不是白送錢。但即便汪孚林說周叢文算是盟友,就真的能夠說動其一同建言凌雲翼?凌雲翼真的會同意?拿海盜經略南洋這種話,能糊弄得住凌雲翼嗎?
他拼命開動腦筋,思量自己之前在濠鏡和葡萄牙人打交道時的一些心得,突然冒出了一句話:“要說招撫海盜經略南洋,能不能這麼說,就說我國招募義士,幫滿剌加復國?”
聞聽此言,汪孚林頓時撫掌大笑道:“好一個徐生,真是所見略同,我正是如此想的!”
PS:昨晚實在是趕不出來,有點難寫,唉,今天也只能單更(未完待續。)
第七二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滿剌加,也就是後世俗稱的馬六甲,陷落在葡萄牙人之手至今已經長達六七十年。而在這六七十年中,末代蘇丹最初一直都在四處流亡,組織抵抗,同時尋求大明朝廷的幫助。奈何正德年間從天子到朝廷全都被葡萄牙人所惑,而到了嘉靖年間,朝中雖說正視了所謂佛郎機人,也就是葡萄牙人的威脅,但在軍事和外交上同樣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一度發展到行文暹羅,讓其發兵助滿剌加復國,絲毫沒考慮到暹羅和滿剌加始終都是死敵。
以至於那位末代蘇丹精心挑選,充當使臣的國王叔父最終死在了京師。
而在滿剌加亡國期間,葡萄牙人還冒充滿剌加,派出使團謊稱入貢,想要從廣州進入,被識破後,被拒之門外的葡萄牙人夥同倭寇一起在沿海肆虐,後來打不過就服軟,租借濠鏡,這些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換言之,自從宣德年間,明軍正式撤出安南,同時鄭和寶船束之高閣開始,曾經一直自視為宗主國的大明,早已不復往昔赫赫威勢。整個嘉靖年間,整整四十五年,暹羅入貢兩次,安南一次,占城一次。相比永樂宣德年間常常出現的十幾個國家使團雲集一堂的場面,自然是顯得極其落魄。當然,汪孚林很清楚朝中某些守舊老大人的心態,他們只怕也正希望這種送上一堆玩意,卻伸手討要更多賞賜的使團少來為妙。
暗地裡將明初那些使團當成天子好大喜功粉飾太平的官員,其實一直都很不少!
徐秀才在濠鏡當過多年通事,此時得到汪孚林的讚賞。他更是嘆了一口氣說:“據我所知。南洋除了還算大國的暹羅之外。彭亨、渤泥、阿魯等國,不是向葡萄牙人朝貢,就是臣服於他們,反而是對我大明,他們所謂的朝貢只是為了貿易和討取賞賜,就是這種朝貢,隆慶年間到現在這十年,也基本沒有。”
“此話不錯。”杜茂德既然當過海盜。對東南亞那些國家的瞭解自然不比徐秀才來得少,甚至還補充道,“其實從明初開始,移居暹羅滿剌加等地的我國百姓便數以千萬計,這許多年來繁衍生息,也不是一個小數字。早先有三寶太監下西洋,****之威赫赫,漢民在當地的地位頗高,但朝廷多年不管這些海外藩屬國,漢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尤其如今頭上頂著的是紅毛主子,那就更甚。如林道乾能在北大年紮根。林阿鳳能夠進軍呂宋,漢民不滿佛郎機人統治,發動土人,這卻也是原因之一……”
徐秀才和杜茂德你一言我一語,說著他們知道的那些南洋諸國形勢,陳炳昌哪怕幫忙整理過歐洲諸國圖錄,卻也只有聽的份。等到兩人終於告一段落,而汪孚林則陷入了沉思,他便忍不住小聲說道:“可如果招撫海盜,令其攻略南洋,又只是空口說白話,他們會不會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