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在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經歷以後,大家又總結出適合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以往很在意的也許就不在意,以往很計較的也許就不計較,對於國內人的看法,這裡的中國人似乎都不太介意,心想:你們過你們的,我們過我們的,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情,萬里之隔,國家之隔,時間和空間拉長了所有的距離,說我穿的土氣,我就土氣,說我小氣,我不給你錢就小氣了,我幹什麼為了你們的一聲讚美就要掏腰包呢?你的一聲讚美有多大價值呢?
身居海外的人似乎早就參透了這其中的道理,如果為獲取這種廉價虛榮心所必須付出高額代價,他們絕對不以為然,在這一點上他們學習了美國人的質樸和實在,以及被中國人稱之為楞頭楞腦式的誠實,YES就是YES,NO就是NO,沒有必要轉彎子。
至於所謂親情,有當然好,沒有也不強求,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呢?與其透過贖買的方式獲取有限的親情,不如忍受著“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痛苦,把那當作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追求吧。另一方面,身居海外的人也有他們非常務實的想法,因為在數十年的海外生涯中,親情畢竟是遠水救不了近渴的,真遇到困難,出手援助的大都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陌生朋友,時間長了,親情很現實地被淡化了,因此,在談論到親情和友誼的時候,我的很多朋友總結:遠親不如近鄰。
再加上所謂近親動不動要錢,久而久之,被變相標價的親情就變得不太重要了。
話匣子一開啟,就煞不住了,關於國內父母要錢的故事一個一個說下去。我也想起一個朋友的事情,忍不住給大家講起來。
“我的這個朋友是個學物理的,拿了博士學位難找工作,就自己掏錢自費又學了個計算機的碩士,拿到碩士學位已經三十大幾了。剛讀書那幾年也有過女朋友,但女朋友嫌他的專業不好,不久就跟別人結婚了,他受了刺激就專心讀書攻學位,拿到計算機碩士以後,好不容易在一家公司找了個工作,年薪六萬多,這些錢看起來多,但是扣除養老保險和各種保險,買車的錢,自己的生活費,再加上單身人士報的稅多,他一年到頭存不了多少錢。”
說到這大家都點點頭表示認同。
於是我繼續:“我的這個朋友省吃儉用,幾年下來還是存了幾萬塊,這個傢伙是個很孝順的人,想著家鄉的母親,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母親改善一下生活條件,就把這幾萬塊錢寄回去,讓他媽媽在他們住的那個小城市裡最豪華的花園洋房區,買了一套四室兩廳兩個衛生間的大公寓,讓母親搬進去住了,算是盡了孝心,夠意思的吧?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做得很夠意思,以為母親也一定很滿意,很滿足,誇他這個兒子好。他這麼盤算著呢,誰知道事情的結果出乎他的意料,他的母親並不滿足,打來國際長途跟他說,你給我買的房子是很好,住得舒服,這樣吧,你再掏五萬美元吧,給你妹妹也買一套同樣的公寓,我的朋友一聽都傻了,說我哪裡有那麼多的錢呢?媽呀,我三十大幾了,自己連個家都沒有,老婆還沒娶呢,自己住的是租來的公寓,先給你買了房子,是對母親的孝順,可是讓我再掏一筆給妹妹,就真的沒有能力啦!他媽媽一聽,立刻就不高興了,在電話那邊說:啊,我白養了你了?我的話你都不聽了?說完就把電話掛了。我的朋友放了電話,楞著想了半天,眼淚都下來了,想想覺得真的很沒有意思。”
媽媽B說:“是呀!國內的人都以為我們出了國的是發了大財了,其實,無論是讀書的學生,還是工作的人,大家都不容易,讀書的留學生都是很艱苦的,靠獎學金過日子,有家的還要養活一家大小,任何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