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司馬懿似乎亦早已準備好日後與諸葛亮不死不休。兩人在將來,將會成為死敵,爭奪不休,直至兩人中一方死去,才是停止。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李強手下縱火之事,很快傳遍了整個臥龍崗。鄉民皆是震怒,紛紛還予李強先前所贈之物,然後還將李強等人趕出臥龍崗。李強雖欲解釋,但鄉民怒火難擋,而且李強身上帶傷,一時間可謂是百口莫辯。
後來那幾個縱火的惡徒,李強令人砍去其頭顱,獻於臥龍崗前,然後才離開隆中。李強一邊趕回河東,一邊又寫予書信,派人通報文翰。
數個庸俗之輩,卻是壞了文翰與諸葛亮的機緣。後事如何,暫且不說。
另一邊,在皇都洛陽。卻說曹仁派來使持書來見曹操,於信中請罪,具言損將折兵之事。請曹操責罰。曹操看後,沉吟一陣,息怒不知。就在眾文武都以為曹操定然會發雷霆之怒,嚴懲曹仁時,曹操卻是笑道。
“哈哈,勝負乃軍家之常。曹子孝雖是有過,但最後還是保住了樊城。此時他身居在外,為本丞相拋頭顱灑熱血,本丞相諒其苦勞,暫不嚴懲。給予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丞相仁義,實乃我等臣子之幸也。”
眾文武一聽,頓時皆暗暗鬆了一口氣,齊聲喝道。曹操隨即收斂幾分笑意,凝聲問道。
“但不知誰為劉備畫策?竟然能破去曹子孝,八門金鎖大陣,實乃奇人也!”
那曹仁來使,當即告之曹操,乃是一叫單福的人。曹操剛是得知,忽然有人來報,益州來使張松求見。
曹操眉頭一皺,先將劉備之事放下,傳見張松。少頃,張松走入大堂,拜畢。曹操哪裡不知張松來意,不過卻是要先他一頭,減其銳氣,便是張口問道。
“張子喬!你主劉璋連年不進貢朝廷,何也?”
張松見曹操一張口便是問罪,臉色微驚,不過還快就鎮定下來,作禮告道。
“丞相息怒,全因路途艱難,賊寇竊發,不能通進。我主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還望丞相明鑑。”
張松此言一出,曹操麾下文武紛紛色變,這張松豈不在暗說曹操這個大漢丞相,為有盡職,以致賊寇竊發,諸侯難以通進朝廷!
第七百四十八章 張松辯才
曹操一聽,那雙如能吞噬天地的細目頓時暴起,厲聲喝叱道。
“本丞相早已掃清中原,袁本初、袁公路等逆賊已死,有何盜賊?”
曹操的喝聲,如雷轟炸,震得整個大堂為之一蕩。張松卻不慌亂,緩緩而道。
“益州南有孫策,北有文翰,東有劉表,至少者亦帶甲十餘萬。通路皆塞,益州難以無路通進中原,豈得為太平耶!!?”
“你!!!!”
曹操先見張松為人猥瑣,長得醜陋,便有五分不喜,又因劉備之事,心情正是不好,之後又聞語言衝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後堂。
曹操麾下一眾文武見狀,紛紛色變。有幾人怪責張松,出言道。
“你為使命,何不知禮,一味衝撞?幸得丞相你遠來之面,不見罪責。你可急急回去!否則性命不保!”
張松聞言,反而一笑說道。
“我西川無謅佞之人也。此番我乃領我主之命前來,使命未有完成,豈能離開!”
張松話音一落,忽然階下一人怒聲大喝道。
“你西川不會諂佞,難我中原會有諂佞者乎?”
張松聞言,目光一轉,定眼一看,觀其人,單眉細眼,唇紅齒白,貌白神清。張松看後,暗付真乃俊傑也。遂問其姓名,那人答之。張松方才知,此人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為丞相門下掌庫主簿。
楊修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能言善辯,頗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