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大麻子的狗頭軍師,文翰見他雖然貪生怕死,但也有幾分急智,便詢問了他的名字。那狗頭軍師聽得文翰問他名號,頓時臉上湧起喜色,連忙低頭哈腰地,說出了他的名字,張斌。
文翰愣了一下,在腦海快速地閃過東漢末年裡在歷史留過名的將謀之人,並無發現有張斌的名字。而且文翰記得確實不太清楚,除了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外,其他人的名字也只是模糊。
不過,沒有在歷史留名,不代表這個人的能力就是不足。張斌此次立了不少功勞,文翰問過張斌是否願意加入他麾下,得到張斌肯定的回答後,文翰暫時給了一個行軍司馬的職位予他。
張斌大喜過望,連連施禮謝恩。
文翰此兩戰,雖然花了不少的時間,但收穫卻是不少,有了一千新力軍的加入,接下來在白龍山脈的戰事就能放開手腳。
而此時,文翰領軍來到白龍山脈剿匪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整個白龍山脈,:。文翰從張斌口中得知,這白龍山脈還有十波反賊,數量幾乎都在二三千人左右,其中又以白龍山脈中心的自號為白龍義軍的勢力最大,足有上萬人。
而張斌又與隔壁山頭的兩波反賊,略有交情,他毛遂自薦,願意去說服這兩波反賊,讓他們投誠。當下時間緊迫,能儘快結束戰事,招降無疑是最快的途徑。文翰又見張斌胸有成竹的樣子,便有意一試,讓張斌當日準備好行裝出發。
張斌離開後,文翰收編了一千新力軍,為了讓這些人儘快地磨合,文翰和高順兩人,捉緊時間操練兵馬。
三日後,張斌帶著好訊息回來。說這兩波賊軍,都被他說服,願意投誠。文翰大喜,立馬與高順領軍直奔到兩波賊軍的大本營。分別將這兩波賊軍收編後,除去二千多個想要回去河東耕地重新生活的賊子,文翰又是收編了三千多的賊軍。
一時間,文翰的兵力達到了八千五百多人,比剛來時,兵力將近翻了兩倍。文翰亦是將新加入的賊子打散在各軍中,以防叛亂。而其他賊子見文翰勢大,不由驚慌失措起來,紛紛通訊聯絡,商討如何應付文翰這支朝庭兵馬。
而嘗過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滋味後,文翰便大打招降的旗號,通知各個寨子的賊子。數個寨子的頭目對此心動不已,有意投降。
不過,就在這幾個寨子的頭目準備發信通知文翰,他們投降之意時,這些頭目的寨子內,竟然都同時發生了異變。
這些頭目皆遭到其麾下的叛變,或是毒殺或是突襲或是領軍對抗,將他們全部殺死,並且在數日後,這些寨子內的賊子紛紛棄寨,加入了白龍義軍。
頓時,白龍義軍的兵力劇增,達到了兩萬多人。同時白龍義軍更是發出通告,通知剩下的幾波賊子頭目,說誰敢投降朝廷,就是與白龍義軍為敵,白龍義軍將會不惜代價地出兵剿滅他們。
第二百六十九章 強攻
這一通告一出,剩下的幾波賊子的頭目,人人自危,白龍義軍在白龍山脈乃是龍頭老大,威望極高,白龍義軍的頭目,胡才又是言出必行,心狠手辣之人,:。通告中的那句不惜代價,可是讓這些頭目,立刻斷絕了投降朝廷的心。
至於文翰聽到這公告後,並沒有任何大怒暴躁的現象,而是沉默下來。接下來的好幾日,出奇的沒有任何動靜。
又是過了幾日,白龍義軍又是通告了一條告令,就是讓剩下幾波賊子的頭目全部上他的寨子,胡才承諾,將會給予高位給這些賊子頭目。
而代表朝廷一方,文翰仍舊一言不發,毫無動靜,詭異得讓人無法猜測他的下一步動作。
就在餘下幾波賊子頭目,拿定主意,想要棄寨加入白龍義軍時。除了三個靠近白龍義軍寨子外,其餘的二個寨子,在他們的土城外,忽然出現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