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艘運輸艦,都是三千噸排量,這在此時很恐怖。
盧大志不知道,在後世,五千噸的不能叫大船,在1920年,清朝都已經造出第一艘排水量14750噸,載重量一萬噸的天府號輪船。兩個月後,第二艘萬噸輪“天朝號”便下水。
雖然那時的動力為蒸汽動力,巨大的輪船,速度不到五十公里沒小時,但也很是厲害了。
其實辰河國此時要造巨輪,也不是不可以。楊錫不造一來是沒這個必要,貨物需求量,還沒有這麼大,還有就是,龐然大物看是好看,速度卻跟不上了。
楊錫要的是時速一百公里,他趕的是時間。
這個速度,只有柴油機能做到,便是後世,一般民間貨船航速,也不到一百公里。
八月份,盧大志的船隊浩浩蕩蕩出發了,這讓曹操即是嫉妒又是眼紅。
讓曹操鬱悶的不止這些,他也想不通為何,辰河國稱國,但連國王都沒有,更別說太子黨爭了。
他曹魏,暗地裡卻似乎不太平靜,此時魏國太子為曹丕,由於曹植少時只顧飲酒作樂,不學無術,雖然有些文采,但對曹丕地位卻不能形成威脅。
自從曹植參加了環球航行之後,人卻有了大變樣,其不僅僅參與國中諸事,還有不少人暗中支援。
便是賈詡,似乎與曹植也走動頗多。
曹操還知道,曹植與辰河國來往密切,更是北方唯一一個去過辰河城看過郭嘉之人。
曹丕暗地裡聚親信商議,如何應對曹植之事,司馬懿道:“太子可上書魏王,封植公子為侯,將其請出鄴城,遠離中心。此地必須要遠離許都、鄴城,但又必須與辰河國極近。以植公子與辰河國關係,其定然會有所來往,那時太子抓住其把柄,卻有了許多說道!”
曹丕然司馬懿之計,命人上書請曹植為安昌侯,邑八百戶。
曹丕與安昌八竿子打不著邊,曹操竟然讓曹植來此。別人封侯,可繼續在中心任職,而曹植卻不行,曹操建議其自己來打理安昌。
安昌縣在哪裡,在義陽,義陽便是後世信陽,安昌縣正是信陽平橋區平昌關鎮,淮河北岸。
安昌侯是啥玩意兒,便是安昌縣下面幾個鄉而已。八百戶,就算每戶四人,也就是三千多人,除去老人小孩,曹植所轄之民,僅僅一千多人的樣子。
曹植身為王子,早大手大腳慣了,一千多人在其土地上耕種,繳納的稅收,哪能供他揮霍。
曹植來到安昌,整個人都不好了。
安昌縣南臨淮水,過了河,便到了大悟縣境內,那正是辰河國地盤,若不是曹植與辰河國關係非同一般,這簡直便是派自己來送死。
他能理解曹操,魏國只能有一個繼承人,曹操必須要委屈一個人,曹植知道,自己親辰河國的政治理念,讓自己失去了父親的支援。
曹植絕望了,開始每日請人喝酒。
但安昌這地界,又有幾個能與自己喝的上酒之人。
於是曹植更絕望了。
建安二十一年秋,曹植在絕望中,揮筆寫下傳世名作《洛神賦》。楊錫在辰河城,手捧《洛神賦》讚歎道:“果為絕世才子,不被逼,出不來此千古名篇啊!”
入冬,《洛神賦》於辰河十日報刊登,曹植再次名傳天下。
從這一點來看,曹操是幸運的。
第四百五十章 再見曹植
辰河四年八月,太平洋艦隊出海,護送五十艘運輸艦往海外開發基地。
楊錫也是沒有辦法,其實此時還沒有到佔領海外基地時機,但橡膠確實是必須之物。
之前幾年前的橡膠樹,如今三年多了,還沒長成,割膠最少得六年成長。且就算能割膠,數量也不多,不經過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