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音樂表達人心中的情緒,描寫愛情聽著曼妙,優美,轉到宗教上,就是變得神聖莊嚴,是人心之音。
但是華夏音樂,卻是不同,華夏的樂器傳的是天地之音,就像是“伯牙子期”的傳說一般。
鍾子期聽出的琴聲中,不是兒女情長,而是高山流水!
這就是兩者最本質的區別!
第九百九十九章 滄海,蒼天,江山,清風的笑
聽慣了西方音樂的觀眾,此刻都覺得華夏古樂有些怪異,但是對於在場音樂人來說。光是這個前奏之古妙,就令人歎為觀止~
如果說剛才《辣妹子》和《我的祖國》的編曲和伴奏,多少還有些西方音樂影子的話。
那這首《滄海一聲笑》卻是完全是來自另外一個唯獨的聲音。
帕瓦羅蒂和貓王,此時心裡才明白為什麼蘇懷只用三件樂器伴奏,歐羅巴交響樂,各種樂器合奏,聲音豐滿充盈,不留音區的缺憾,勝在一個“全”字。
而華夏的樂器卻是空靈,曠遠,中間每個音都有間隔,美在一個“空”字,就像是水墨畫中的留白,正因為有這處處‘空’,才顯得靈氣。
兩人原本對蘇懷已經很高看一眼了,可此刻越發覺得蘇聖人身懷的華夏音樂,底蘊真是深不可測。
這是一種與他們歐羅巴音樂傳統截然不同的韻律,但是又不同於非洲音樂的節奏。
歐羅巴的音樂輝煌華麗,猶如聖歌嗡鳴,非洲音樂節奏多變,令人叫絕,可論到深沉,悠遠的氣韻,卻都及不上華夏音樂。
兩人心裡都暗自讚歎,華夏這種音樂卻是乍聽起來稍顯雜亂,但是仔細品味,卻有一種奇特的和諧感。
這就好像是高山流水,風雨雷電,蟲啼鳥鳴,天地萬物的自然之聲融為一體,聽到這些聲音,你就像是坐在大山叢林中,迎面都是夜風呼嘯的天成之聲。
只是單聽音樂,就給人一種驚豔的自然天成之感。
第一排貴賓席上的柯克和羅素等人都是表情越發凝重起來,看來明孝陵中不光光有文獻,還有一些傳統樂器的資料嗎?
這三件樂器,顯然是修復的文物,而這曲譜只怕華夏文獻中流傳下的吧……才有如此神韻吧。
兩人不約而同望向範主席,卻發現範主席比他還要驚異,正在喃喃自語:
“這莫非《列子》中的‘高山流水’曲……還是傳說中的廣陵散?”
這兩首都是在明孝陵文獻中有隻言片語的記載,但是卻沒有任何琴譜流傳下來。
莫非這蘇懷的“民間資料”中竟然還有琴譜?
剛剛觀眾們都還嘲笑,蘇懷三人樂器太少了,可現在光是華夏單單三件失傳的樂器,明明聲音中留了不少空白之處,音量也遠不及,可其氣勢竟然就硬生生地壓倒了剛才97人組成的交響樂團!!!
畢竟再響亮,再恢宏的樂聲,哪裡又地敵得過,山川河海,風雨雷電的磅礴之聲呢……
就連剛剛下臺的交響樂手們,都停下來了腳步,回頭像是看著外星人一樣看著臺上三人。
完全不能想象,他們怎麼能用三件不插電的古樂,營造出如此磅礴氣勢呢?
此時,周院士嗓音突然一起:“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
在場觀眾聽著都是為之一愣,這老頭的聲音極為樸實,完全就是喊出來似的,好像沒有任何技巧,只憑借一番氣概唱出來,可竟聽得人,卻頓生豪情滿懷。
貓王和帕瓦羅蒂卻都是“騰!”地站起來,兩人心裡同時湧現出一個念頭:“這唱法……難不成真的是用五音!?”
而柯克,羅素,範主席三人雖然聽不出旋律有什麼稀奇的地方,可卻都是被歌詞的意境帶來強大沖擊力,微微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