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事已至此,不如帶軍另立山頭。
李玄應長長嘆息一聲,說道:“我李家天下,因諸侯而衰。如今我再擁兵自重。成一路諸侯,與那些亂臣賊子,又有什麼區別?此事不必提了。”
半個月後,李玄應卸甲還朝。
一個月後,李玄應被消廬陵王封號,貶為庶民,逐出玉京,終生不得入京。
四個月後,聖天子駕崩。六皇子登基。其人在此之前,於眾皇子之中,籍籍無名,卻登得至尊之位。
但他卻是個短命皇帝,在位不過八年。就得重病離世。
這八年中,李玄應便在世間流浪。他雖然消了王號,但卻沒有消去封土,而且有不少舊部追隨。
李玄應此生也沒有其他想法,唯有一念,平息黃禍,完成之前未盡之事。
但他如今只是廢王。已無當日舉旗立地,天下豪傑雲集的名望。二來,他早年為廬陵王之時,曾得罪過不少人。如今輾轉天下。卻依舊有不少追殺之人。如此顛沛流離十多年,屢次將成一番勢力,就被打滅,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這次的劉黑之,就是昔日一個對頭手下。
而去年李玄應路過府城。有兩個去處,一是向西,去尋劉黑之身後的東陽公求救,暫尋棲身之地。
第二個去處,便是向東,出關去,昔日他曾救過一位外族大酋長。曾言道,若是日後有難,無路可走之時,可以去那裡尋以庇護。
李玄應昔年與東陽公有幾分交情,但曾因為過一些事情,已經鬧翻,反目成仇。但李玄應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去求他。
但他去見東陽公,只怕很難活著走出來。所以當日李玄應在猶豫彷徨的時候尋師子玄解一字,也是求個心安。
師子玄當日說他此去西行,一定不會心想事成,但與他化一個吉祥,此去會平平安安。
李玄應當日聽了師子玄的話,思量片刻,還是決定一走虎穴。見了東陽公,兩人果然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談崩了。
東陽公對他也有殺心,但卻不願親自動手,只將他軟禁。
將一頭猛虎困在籠子裡,慢慢等死,卻比一刀殺掉更為痛苦。
李玄應當日自覺已是走投無路,但誰知卻是柳暗花明。
這東陽公府中,恰巧有一位管事,昔日曾受他大恩。見恩人有難,自然捨身相救。
經過巧妙安排,李玄應帶著兩個隨從,連夜逃走。一路逃脫追殺,直至如今被師子玄所救。
如今果然應了師子玄這句話,雖未必心想事成,但可保平平安安。
師子玄說道:“非是因我,而是你命不該絕。對了,我看那位遊擊將軍只怕不會就這麼輕易放過你們,你要怎麼辦?”
李玄應苦笑一聲,說道:“不取我性命,他是不會放棄追殺的。道長,我這便走了。若是玄應有幸命不該絕,來日再來報道長大恩。”
他不願拖累師子玄,便告辭欲走。
“等等。”
師子玄將他喚住。
李玄應道:“道長還有事嗎?”
師子玄問道:“你如今可有去處?”
李玄應眼中一剎那露出茫然,但很快恢復常態,說道:“神州四海之大,何處不是容身之處。”
師子玄道:“那就是沒去處嘍?”
李玄應有些尷尬的點了點頭。
師子玄道:“既然如此,不如與貧道同行吧。你能道破我的行藏,也是因緣,正所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貧道就再護你一程。”
“這……”
李玄應有些遲疑起來:“道長,我乃是被貶之人,終生不得入玉京,去不得啊。”
師子玄一擺手,說道:“昔日被貶的乃是廬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