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停下來。這是秘方的秘方,絕技的絕技。
不要看我白紙黑字的寫在這裡,在練拳的時候就是有人做不到,我們多做幾遍收式的動作,派出所和城管都是不管的,一定要定下心來。
在武術中在國術中,出式和收式的動作是並重的,這都是按照人體先天的一些東西在編排。有些東西不用你深入的理解,只要你照著做就行了。
在國術中,幾乎所有的門派和拳法都有出式和收式的動作,如果這些動作沒有用,那麼在千百年的傳承之中,早被各個門派的祖師們刪除了,不會一直流傳到今天,那裡邊是有深邃的拳理存在的。
出式和收式是國術和拳擊啊一些洋術最大的區別,這個東西如果我展開說,能編一本書。為了不浪費諸君的時間,就不說這些東西了。
相信我,出式和收式一樣重要,不但要做還要做好。一個章節就寫了一趟拳,我覺得有點快了,細節我們慢慢在今後的章節中再補充,本章言止於此吧!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極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話說形意拳門之真諦》'
………【93 文武之道 殊途同歸】………
練拳首求正意。
正意可與天地合,與天地合的拳法才會長久,如微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其實不只是武功如此,天下萬事想做個jīng明透徹,一定首求正意也,此乃不二法門。
古人總說浩然之氣,其實這些東西都是正意所得也。按照中醫的理論,人體內也有yīn陽二氣,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到民心就成就了天下,那麼得到了浩然之氣就得到武道的神髓,練拳就能成就了自己。
今天我要講一個不會武功的人楊繼盛的故事。
楊繼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兵部員外郎。
坐論馬市,貶狄道典史。事白,入為戶部員外,調兵部。疏劾嚴嵩而死,贈太常少卿,諡忠愍。後人以繼盛故宅,改廟以奉,尊為城隍。著有《楊忠愍文集》。
當年楊在朝堂之上因嚴嵩而受嚴刑,同僚送蛇膽一副,楊答曰:我自己有膽。獄中刮骨療傷面無懼sè,我稱其為大明朝第一硬漢。有興趣的諸君可查閱楊的光輝事蹟,一個人能超越了皇帝列入史書而不朽的鐵骨硬漢讓人五體投地。
現在不是興穿越嗎?如本人能穿越大明,我願將胸中所學全部饋贈楊繼盛同志,他使我瞭解了一句話: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這樣的人學文當能金榜題名,學武必成一代宗師。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殊途同歸,為什麼自古就有這句話流傳?
因為各行各業對頂尖高手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對製造頂尖高手的原材料人的要求也是一模一樣的。
國術的門派也是如此,得到這樣的弟子不做衣缽傳人做什麼?怎能不傾囊相授之?
徒弟找師父,師父也在找徒弟,《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其中的幾難就是講的唐僧師徒之間的磨合。彼此加深瞭解,師徒如父子坦誠相見,如此大道可期。
真正的國術就是觀世音菩薩貨賣袈裟:識此寶者分文不取,不識此寶者萬金不賣。不識之人定不會去珍惜。
從大明朝的一個文官身上我們看到了正義,看到了人間正道,雖然滄桑、雖然殺頭、雖然邪惡佔盡上風,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sè,頭可斷血可流,歷史是公正的,後人以繼盛故宅,改廟以奉,尊為城隍歷經數代此名不朽。
如今的武者缺的就是這種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