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露絲毫敵意,未必真是好心,一來或是心中無底,二來是叫我去了戒懼之意,漫不經心,他便可突下殺手,打我一個措手不及。”
想到此左手向外一分,右手長劍向右掠出,使的是嵩山派劍法“開門見山”。
他使這一招,意思是要打便打,不用假惺惺的裝腔作勢,同樣也是諷刺對方乃偽君子之意。
嶽不群嘴角抽了抽,終究忍住了心下怒意,臉上依然面不改色,淡笑道:“左師兄說笑了。”
左冷禪建議嶽不群使嵩山劍法中的“萬嶽朝宗”,實則暗含羞辱的意味,外人自是不明所以,但同為五嶽劍派中人,嶽不群如何不知?
那“萬嶽朝宗”一式,乃是表示恭敬之意,嵩山弟子和本派長輩拆招,必須先使此招,意思是並非敢和前輩動手,只是請你老人家指教。
話說到這裡,已經沒什麼可說,嶽不群也不想再跟左冷禪囉嗦,當下長劍一舉,身形一動,學自思過崖山洞的嵩山劍法已然使出。
左冷禪不敢怠慢,同樣使出經他修改過的嵩山快慢十七路劍法與之針鋒相對,迎了上去。
嶽不群一經出手,左冷禪立刻便認出,這果然是正宗的嵩山劍法,只不過此乃最老版的嵩山劍法。
當年五嶽劍派與魔教十長老兩度會戰華山,五派好手死傷殆盡,五派劍法的許多精藝絕招,隨五派高手而逝。
左冷禪彙集本派殘存的眷宿,將各人所記得的劍招,不論精粗,盡數錄了下來,匯成一部劍譜。
這數十年來,他去蕪存菁,將本派劍法中種種不夠狠辣的招數,不夠堂皇的姿式,一一修改,使得本派一十七路劍招完美無缺,他雖未創設新的劍路,卻算得是整理嵩山劍法的大功臣。
而嶽不群此時使出的劍法,便是他並未整理修改過之前的劍法,但其劍招又與原版頗有不同。
左冷禪眼光何等敏銳?對嵩山劍法又是畢生浸淫其間,每一招每一式的精粗利弊,縱是最最細微曲折之處,也無不了然於胸。
可此時嶽不群使出來的嵩山劍法,雖是原版,但於細微處稍作改變後,竟絲毫不在他修改過的劍法之下。
左冷禪越鬥越是心驚,嶽不群使的的確是嵩山劍法,但間或又夾雜幾招似是而非的招式,卻似剛好剋制他的修改版嵩山劍法般。
好幾招都是衝著他劍招中的破綻而去,若不是他本身劍法精絕,他的招式,便幾乎要被嶽不群破去。
這卻是嶽不群在比鬥間夾雜了幾招思過崖山洞石壁上所刻,由魔教長老想出來破解嵩山劍法的招式。
但他主要還是在施展嵩山劍法,卻是教左冷禪大惑不解,看不出究竟。
第182章 鬼迷心竅,身敗名裂
“嗤嗤嗤……”
“叮叮叮叮……”
擂臺之上劍氣縱橫,左嶽二人各使嵩山劍法,劇鬥不休,嵩山劍法本就氣象森嚴,便似千軍萬馬賓士而來,長槍大戟,黃沙千里,此時雖是一對一的單打獨鬥,卻生生打出了兩軍交戰的氣勢。
五嶽中其他幾派掌門哪個不是武學見識不凡之輩?自然看出,兩人所使果然俱是嵩山劍法,只是兩人的嵩山劍法俱是與原版有異,顯是都經過修改的。
但兩人修改之處雖有不同,威力卻是同樣不凡,不過單從精妙上論,似乎嶽不群所使的劍法要更勝一籌,甚至許多招式對左冷禪的劍招有所剋制。
鬥得片刻,左冷禪雖因嶽不群那間或夾雜的幾招古怪劍招屢屢險象環生,但憑著紮實的功底硬生生挺了過來,轉眼間五十餘招已過,兩人依然是鬥得個不勝不敗之局。
但因那幾次左冷禪的險象環生,在他人眼中,便已留下了左冷禪嵩山劍法不如嶽不群的印象。
便在此時,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