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群使完第五十五路嵩山劍法,突然間劍光一吐,長劍化作一道白虹,向左冷禪直刺過來。
這一招端嚴雄偉,正是嵩山劍法的精要所在,但饒是左冷禪於嵩山派劍法“內八路,外九路”、一十七路長短、快慢各路劍法盡皆通曉,卻也從來沒有見過。
左冷禪心頭一震,心下暗道:“這一招是什麼招數?我嵩山派一十七路劍法之中,似乎沒一招比得上,但其劍意分明便是嵩山劍法的精要之所在,這可奇了。”
嶽不群使出的劍法可不比原劇情中的嶽靈珊,左冷禪不敢等閒視之,手腕一轉,長劍往斜上方撩過,意欲封擋這一劍。
這招“月明千里”,本是一招防中帶攻的招式,格擋住對方刺來的一劍後,反手橫削對方脖頸。
誰知嶽不群此時無論身法步法還是出招速度都驟然快了幾分,其變招之快,竟讓左冷禪有了一種跟不上其變化之感。
卻是嶽不群已經開始施展那十三招嵩山派失傳劍法,同時暗運螺旋九影輕功與魅影身法,速度快了何止一籌?
左冷禪長劍尚未磕到嶽不群長劍,嶽不群刺出這一劍便已縮轉,一斜身,長劍圈轉,向他左肩削落。
這一劍似是嵩山劍法中的“千古人龍”,但“千古人龍”清雋過之,無其古樸。
又似是“疊翠浮青”,但較之“疊翠浮青”,卻勝其輕靈而輸其雄傑。
也有些像是“玉井天池”,可是“玉井天池”威儀整肅,這一招在嶽不群這個風度翩翩的君子劍手中使將出來,另具一股儒雅飄逸之態。
左冷禪看得倒是清楚明白,可此時嶽不群出招速度之快,他根本反應不及,心下一狠,暗道:“他這一劍削我左肩,我即便不做抵擋,也最多受些皮肉之傷罷了。”
“若我藉著硬抗這一劍之際,直取其胸膛,卻能一劍殺之,動手前便已有言,生死各安天命,若不如此做,按照點到即止的規則,我被長劍架在左肩,便算敗了。”
敘述起來慢,實則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左冷禪心下念頭也是一閃而過,身體卻比思緒更快的做出了反應。
只見左冷禪對削向自己左肩的一劍毫不理會,一招“一棹吳松”直刺嶽不群心口。
“啊……”
群雄見此,齊齊發出一聲驚呼。
嶽不群臉色一變,左冷禪這是打算以傷換命啊!既如此,我也無須留手了,本打算只是重傷之,廢其一臂,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無義。
當下默運橫空挪移,身形大違常理的在前衝之際驟然向右滑出二尺,避開了這一劍,那削向左冷禪左肩的一劍自然也無功而返。
不過他下一招又已立刻遞出,劍招也變得狠辣猛惡,招招皆是取人性命的殺招,但其招式劍意,依然是嵩山劍法。
此時臺下群豪與各派掌門均已看出,擂臺之上二人鬥劍不再是較量高下,竟是性命相搏,不由紛紛將心提了起來。
方證大師眉頭微皺,道:“善哉,善哉,怎的突然之間,戾氣大作?”
解風聞言冷哼一聲,絲毫沒有壓低聲音,別人怕他左冷禪,他可不怕,當下朗聲道:“左冷禪好不要臉,說好點到即止,眼見自己要敗,竟使出以傷換命的招式。”
“若嶽掌門不忍下重手傷人,壞了同門義氣,豈不是要被左冷禪的賴皮招式壓著打?”
“嶽掌門,對如此卑鄙小人,無須客氣,你若相讓,將五嶽派掌門讓給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實非五嶽派之福。”
嵩山派門下弟子聞言個個對解風怒目而視,可惜,此事的確是自家掌門理虧,他們再不要臉,也說不出什麼反駁之言來。
況且除了自家掌門,誰也不是解風對手,此刻卻是敢怒不敢言,嵩山派領袖五嶽劍派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