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類在艱難地、不屈不撓地進行吸收與同化……看到人類的沙粒把規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聚集排列成直線的或曲線的圖案,猶如釘齒耙在沙庭上耙出的那些圖案。把人類比喻成沙庭上的沙,把世界比喻成其中的礁,這裡包含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和諧:非人類的和諧與人類的和諧。非人類的和諧只有各種力的平衡,似乎沒有任何意圖,而人類的和諧則追求幾何形狀或音韻格律的合理性,雖說這種合理性永遠也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但是,在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和諧之間總能察覺出另一種和諧……
三.一.二.蛇與人頭骨
帕洛馬爾先生正在墨西哥參觀托爾特克人的古都圖拉的遺址。陪同他參觀的是一位墨西哥朋友,一位西班牙統治前期墨西哥文化的熱忱而善言詞的鑑賞家,能給他講述許多有趣的關於魁扎爾科亞特爾的故事。魁扎爾科亞特爾成為神前是個國王,他的王宮就建在圖拉,現在這裡僅存一排殘柱,圍成一個古羅馬宮廷式的天井。
啟明神廟是個帶臺階的金字塔,塔頂屹立著四根人形圓柱,稱為擎天柱,代表啟明神魁扎爾科亞特爾(人形雕塑的背上有個象徵啟明星的蝴蝶),還有四根帶浮雕的圓柱,它們代表長著羽毛的蛇 (蛇是啟明神的動物化身)。
所有這一切只能聽信傳說,從另一方面說,要反駁這些傳說也確實困難。墨西哥的考古學中,每個雕塑、每件物品、每一浮雕的區域性都表示某種意義,而這個意義又表示另一個意義。動物表示神,神表示星星,星星又表示一個人的某種品質,以此類推。這裡是圖畫文字的世界,古代墨西哥人寫字時畫圖畫,畫畫時彷彿在寫字,因此這裡的每一幅圖都像一個字謎。廟宇牆壁上最抽象、最有幾何形狀的圖案可以解釋成箭矢(如果圖案中有些直線斷成虛線),也可以看成一系列希臘回紋式的格子。圖拉這裡的浮雕都是動物形象,如美洲豹、叢林狼。這位墨西哥朋友在每一塊石刻面前都停留一下,講述這塊石刻的神話故事,指明它的寓意或道義上的反思。
一隊學生在這些遺蹟中穿行,他們身穿白色童子軍服,頸系藍色領帶,面部線條像印第安人,也許他們就是建設這些廟宇的印第安人的後代。帶領他們的老師,比他們身材略高一點,年歲稍大一點,棕色面孔上神態粗俗但自若。他們爬上幾級臺階來到塔頂,站在圓柱附近,老師講述這些圓柱屬於什麼文化,是什麼時代、用什麼石料雕成的,然後結束自己的講解說:“不知道這些圓柱有什麼含義。”學生們跟隨著他往金字塔下邊走。每遇上一尊雕像,每遇到一塊浮雕或一根圓柱,老師都要告訴學生一些顯而易見的情況,並且總要一成不變地補充道:“不知道它有什麼含義。”
喏,這種頭上頂著盤子的半躺著的雕像比比皆是,叫做沙克木爾。專家們一致認為,那盤子是祭祀時用來奉獻活人心臟的。這些人像本來可以被看成是善良的人或是受人指使的粗魯人,但是帕洛馬爾先生遇到這種人像雕塑時,總免不了感到毛骨悚然。
那隊學生走過來。老師說:“這叫沙克木爾,不知道它有什麼含義。”便領著學生走了過去。
帕洛馬爾先生雖然跟著這位朋友並聽他講解,但處處都碰上那隊學生並聽他們老師說的話。這位朋友講述的神話故事,解釋這些古蹟的技巧以及從中看出它們的寓意,都使帕洛馬爾先生著迷,使他欽佩人腦的這種至高無上的功能。但是,帕洛馬爾先生也被那位中學教師截然相反的態度所吸引。帕洛馬爾先生起初以為那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