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孫覆身負護衛之責,雖然讚賞少年富平侯的行事,依然力勸:“君侯想了解災情,可以入城尋縣令、鄉老詢問……”
張放搖搖頭:“縣令、鄉老,要找他們問話,我又何必千里跋涉?讓他們上個奏疏不就行了?我是為朝廷遷徙流民而下來調查的,不見流民,避而遠之,如何調查?”
青琰、初六、渠良等人是一路隨張放走過來的,深知他們公子的性格,因此根本不開口相勸,青琰甚至主動推薦——這就是區別。
最終公孫覆還是沒能勸住,他只是負責護衛,決定權可不在他。
見公子做了決定,青琰這才將那童子帶上來:“來,公子很和氣的,還給你餅吃……”
“不是……唔,餅子是姊姊給的。”童子已經吃完整張肉夾饃,正接過青琰遞來的水囊大口喝水,聞言忙糾正。
眾人皆笑。
青琰亦笑道:“姊姊買餅的錢,是公子給的啊,所以,算起來,還是公子給你餅吃對不對?”
童子想了想,好像是這樣,再看看這少年公子俊成那樣,也就放下戒備之心——看臉時代,古今皆然,尤其小孩子更是如此。
張放招手讓童子走近,溫言道:“你叫什麼?從哪來?”
童子有些膽怯答道:“我叫羅子,就是這裡的人。”
“騾子?”張放上下打量,不像啊!好吧,不管他,再問,“既然受災,為何不進城接受有朝廷的賑災安置,反而在這荒山野居?”
羅子直昂昂道:“去了,又被一隻狗趕走了。”
眾人無不大奇,怎麼可能?什麼樣的狗這麼厲害?
羅子想想卻又搖頭:“不對,阿爺說是人不是狗。”
青琰糊塗了:“究竟是人是狗?”
“啊!想起來了,他是人,叫‘狗生’!”
眾人無不菀爾,天下哪有人叫這樣的名字,定是小童胡言。不料羅子接下一句更嚇人:“他還是大官呢,叫什麼‘肚油’。他一定吃得很好,肚子裡全是油……”
眾人面面相覷,這官名好生耳熟啊。
公孫覆突然失笑道:“什麼‘肚油’,不就是督郵麼!”
張放亦拍軒大笑:“我明白了,沒錯,是督郵——河東郡督郵曹掾苟參!”(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要讓你們活】
督郵,是郡守屬官,秩六百石,代表太守督察縣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設一督郵。職權是宣達政令、傳達教令,督察屬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等,可以說無所不管。
張放來時,對河東郡的官員情況曾做過摸底,其中一個人的資料引起他的特別注意,這個人並不是郡守或都尉這樣的一二把手,而是督郵曹掾苟參。
苟參是什麼人?是魏郡人苟賓之子,苟家很普通,也就是尋常富貴人家。不尋常的是,他的生母李氏。這李氏是改嫁到苟家的,在此之前,李氏的丈夫叫王禁。這位王禁,就是當令天下最有權力的兩個人:皇太后王政君、大司馬王鳳的生父。
而李氏,也正是這二位的生母。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漢朝婚姻的自由,以及李氏的彪悍。不滿意就改嫁,爽,而且沒人不要——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王政君兄妹還小,根本談不上富貴,而王禁也沒因裙帶關係當上陽平侯。所以李氏改嫁,多半是“母嫌家貧”。
這關係一捋就清楚了:苟參,就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同母異父兄弟,這也是苟參能當上這個河東督郵曹掾的重要原因。另外,苟賓的腦袋沒被驢踢,他不會為兒子起個“狗生”這種自打嘴巴的名字。苟參的“參”,應讀為“can”,而不是“生”。很明顯,這是流民背地裡對這個人的蔑稱。從這個令人捧腹的名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