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材非常矮小。
(2)嫫母:參見1·6注(14)。
(3)朝生:木槿。《國策·秦策五》:“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高誘注:“朝生,木槿也,朝榮夕落。”《呂氏春秋》:“木槿榮”。高注:“木槿朝榮暮落,雜家謂之朝生。”一說朝生即朝蜏,一種朝生暮死的蟲子,生水上,狀似蠶蛾。這裡用以比喻生命極短促。
(4)出:據《漢書·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出於蓬萊東南,五城西北昭如海濱。”“出”字下疑有脫文。
(5)建武: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公元25~56年。
(6)穎:據《漢書·地理志》應改作“潁”。潁(yǐng影):郡名,在今河南中部。一丈二寸:據《太平御覽》卷三七八引何承天《纂文》:“漢光武時,潁川張仲師長二尺二寸。”下文雲:“俱在今世,或長或短。”短即指張仲師。
(7)張湯:據《史記·張丞相列傳》應作“張蒼”。張蒼:參見50·15注(10)。
(8)傴(yǔ雨)者:駝背的人。抱關:守門。這裡指讓駝背的人當守門人。
(9)侏(hū朱)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俳(pái排)優:古代表演曲藝的人。這裡指讓侏儒當俳優。
【譯文】
從現在到千年以後,人可能只像莢英那樣高,像嫫母那樣醜,像朝生那樣短命嗎?王莽的時候,有個高大的人身長一丈,名叫霸。建武年間,潁川的張仲師只高二尺二寸。張蒼身高八尺有餘,他的父親卻身高不足五尺。這些人都在當今世上,有的高有的矮,俗儒的說法,歸根到底是錯誤的。一般還講到古代根據人的生理特點合理地使用老百姓,駝背的讓他去守門,是侏儒就讓他當俳優,如果都高大貌美,怎麼會有駝背、侏儒這樣的人呢?
【原文】
56·7語稱上世之人,質樸易化,下世之人,文薄難治。故《易》曰:“上古之時,結繩以治(1),後世易之以書契(2)。”先結繩,易化之故(3);後書契,難治之驗也。故夫宓犧之前(4),人民至質樸,臥者居居(5),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至宓犧時,人民頗文,知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八卦以治之(6)。
【註釋】
(1)結繩:用繩子打結以記事。這是文字產生以前的一種幫助記憶的方法。相傳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
(2)書契:泛指文字。引文參見《周易·繫辭下》。
(3)故:當為“效”。本書多以“效”、“驗”對言。
(4)宓(fú伏)犧:即伏羲。參36·7注(2)。
(5)居居:和下句的“于于”,都是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
(6)八卦:參見36·7注(2)。
【譯文】
一般說法還講古代的人,單純樸實容易接受教化,後代的人,浮華輕薄,難於治理。所以《周易》上說:“上古時代,結繩記事,後代用書契取代了這種記事方法。”早先結繩記事,是古人容易接受教化的證明;後來使用書契,是後代人難於治理的證明。所以在宓犧氏之前,老百姓極其單純樸實,躺著的悠然自得,坐著的也悠然自得,一群群聚集居住在一起,只知他們的母親而不知道他們的父親。到了宓犧氏的時代,老百姓有點浮華了,聰明的想欺詐愚笨的,勇敢的想恐嚇怯懦的,強健的想欺凌弱小的,人多的想強暴人少的,所以宓犧製作了八卦用來治理老百姓。
【原文】
56·8至周之時(1),人民文薄,八卦難復因襲,故文王衍為六十四首(2),極其變,使民不倦。至周之時(3),人民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