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有了基本的認識,這個村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住得也比較分散,平時開個會都不容易,有事基本上是幾個村委分頭跑各家各戶傳達。村裡也沒有什麼積累,壯勞力大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基本上是一些婦女、老人和孩子。孩子讀書也難,大多讀了小學就綴學了。 山多田少,因為海拔高,日照不足,也不能種雙季稻,所以大多數農民選擇種糯米,用糯米做酒就是常事,然後就是種些蕃薯、玉米之類的雜糧。蕃薯、南瓜成了很多家庭一年到頭的主食。 因為窮,村裡的年輕人娶媳婦都是問題,是遠近聞名的光棍村。 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土地閒置較多,不少山、地就常年荒著。沒有人願意當什麼種植大戶,因為路不通,有東西都難運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 少數年老又無兒無女的農民,做不動什麼事了,收入極少,日子過得尤其苦,基本上靠鄉親們接濟和政府的扶貧救濟。 但扶貧救濟總是有限的。 走訪了幾家特困戶,真是一貧如洗,有個叫陳木仔的老人,一天只吃一餐,實在餓了就吃幾根蕃薯幹。老人聽說牛三立是鄉里的書記,竟然激動地道:“毛主席派鄉里的書記來看我了。”
第五十八章 十八盤之行(二)
此時,那位開國偉人已去世很多年了,這位老人依然只記得他。 牛三立給老人枕頭下塞了一些錢。 出了屋子,牛三立擦去眼淚道:“象這樣的孤寡老人,還住在山裡,日子怎麼過得下去?村裡、鄉里都要加快發展集體經濟,只有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才有條件將這些孤寡老人送到敬老院去,那才是他們應該去的地方。” 陳火根道:“只要鄉里幫我們修通了路,村裡的孤寡老人我們來養。” 牛三立道:“路是肯定要修的,修路是一方面,對這些孤寡老人來說,他們已經沒有勞動能力了,他們名下的土地,應該出讓、出租出去。” 陳火根道:“問題是那個來租這些地?” 牛三立:“我這次來,就是想跟村裡商量,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中飯是在陳火根家吃的,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也就按牛三立的意思,不喝酒,光吃飯。 吃完飯,牛三立道:“中午不休息了,抓緊時間商量土地出租的事。” 牛三立已經跟趙鑾雄商量好了,在村裡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租一些荒山,建立茶樹苗圃基地,為明、後二年在全鄉更大範圍內種植茶樹作好準備,所需費用主要是土地租賃費和工錢,按月發放。 趙鑾雄道:“這事我也不懂,你操作好了,我派人來簽字就是了。” 從十八盤村目前的情況看,這是一件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尤其是在現階段,能迅速幫助一些貧困戶擺脫困境。請當地農民管理苗圃和茶園,也能增加農民收入。 聽說將土地出租後,農戶每月能領到一筆固定的生活費,陳火根很激動:“真要這樣,我完全同意。” 其他幾個村委聽了都不敢相信:“還有這樣的好事?聽都沒聽過。” 牛三立道:“就目前來說,把土地包給外面有實力的公司,這是一個辦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尤其是特困戶,差不多可以接近低保水平。加上民政救助,日子會好過多了。從長遠來說,等我們村裡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有了實力,我們自己就可以成立農業產業開發公司,把一些閒置土地集中起來,用土地作為股份,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比如種茶葉,種茶油,種藥材,賺了錢給農民分紅。總之,不怕做不到,就怕你們想都不敢想。” 陳火根道:“怎麼操作,我們不懂,但是,能把荒山利用起來,孤寡老人能拿到救命錢,這就是天大的好事,不要說還花錢請我們管理苗圃、茶園,就是義務幫人家管理,我們都願意。” 牛三立就笑:“剛開始建苗圃的時候,還真需要較多的人手幫忙,平整土地,搭建大棚,引入水源,等等,還真要發動群眾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