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 > 第四百七十七章:韓王禪讓,秦國劇變

第四百七十七章:韓王禪讓,秦國劇變 (第1/3頁)

新鄭城郊,受禪臺

韓王安與嬴政並排而立,立於這座臨時由少府趕工搭建的受禪臺上。

臺上有亭閣數座,以招待群臣以及列國觀禮使臣,臺上頂端,則有一座巨鼎,鼎中燃燒著熊熊烈火,韓王安便立於巨鼎前,手持一封紅色的布帛詔書。

“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韓道陵遲,世失其序,大亂茲昏,髃凶肆逆,宇內顛覆,前有姬無夜叛亂於蕭牆,後有衛莊篡逆於王城。

賴秦軍神武,拯茲難於四方,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秦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採,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韓王安一口氣唸完了這封禪位詔書,將韓王之位正式禪讓於嬴政,而後將詔書高高捧起,走上巨鼎前的臺階,頂著熊熊烈火將詔書扔進了巨鼎中,讓火焰吞噬了這封詔書。

這是在敬告天地和列祖列宗,也就是公開承認嬴政既是秦國之王,又是韓王之王。

唸完詔書,韓王安早已汗流浹背,正是暮夏與初秋交匯之際,又熱又幹燥,肥胖怕熱的韓王安又站在點燃了祭火的巨鼎前,自然是揮汗如雨,只是他卻顧不上這滿頭的大汗,有些悵然若失地看著嬴政。

雖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也下定了決心,但真的到了將祖宗基業拱手讓人的那一刻,他還是有些不捨和慚愧。

說到底,沒人願意當昏君庸主,更沒人願意當亡國之君,哪怕這樣的亡國,給足了他這位末代韓王體面,也保證了他將來的富家翁生活,但那種滋味……不會有人想要體會。

韓王安緩了緩,深吸了一口氣,終歸還是俯身下拜,行三跪九叩之禮。

“臣韓安,拜見我王!”

行完三跪九叩之禮,嬴政將其扶起,隨後轉向臺上眾臣,高呼:“從此以後,秦韓一體,世間再無秦人與韓人之分,此後潁川郡內,皆是秦人!”

張機站在亭閣下,看著自己的那位老丈人肥碩的身軀微微顫抖,也不由暗中腹議,嬴政這是殺人誅心啊。

這句話,似乎是嬴政為了讓韓人更加順利地融入秦國而公開表明態度,眾臣和各國使節也大多沒有人察覺出不妥,但韓安這位韓王多少還是瞭解過自家祖宗的歷史的,自然不免想到了當年的韓哀侯。

韓哀侯雖然不幸被聶政誤殺,英年早逝,諡號也是“哀”,但其生前功績匪淺,滅了韓國數代人心心念唸的鄭國,將都城從陽翟遷至鄭,並更名新鄭,明言從此再無韓人與鄭人之分。

嬴政今日的言辭,與昔日韓哀侯的言辭,何其相似?

也許嬴政並非刻意的,但張機還是不由側目。

倒並非是關注韓安這位丈人的想法,說白了張機只是認定他是紅蓮的父親罷了,並非是自己在意的長輩。

張機在意的是嬴政的心態。

嬴政固然是千古一帝,但並非完美無瑕的君主。

是人都會有缺點,有些缺點無傷大雅,例如齊桓公的好田與好色,但有些缺點則會導致亡國,比如好大喜功和得意忘形。

歷史上,平定了嫪毐之亂,從趙姬和呂不韋手中接連收回權力後正式親政的嬴政,第一次安排的軍事行動便是令楊端和伐魏,攻取衍氏,大敗魏軍,又令王翦、楊端和與桓齮接連攻佔趙國九城。

兩年後,桓齮攻趙平陽、武城,趙將扈輒率軍救援,兵敗被殺,秦軍斬首十萬。

嬴政由此而得意忘形,試圖一舉滅趙,結果被李牧誘敵深入險些全殲,一巴掌把嬴政扇醒。

最新小說: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寶可夢:開局腹黑小貓 無知的我莫名參加聖盃戰爭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成州 凱旋迴朝背叛我,我轉頭迎娶公主 影視世界圓夢師 hp魔教交換生 狐妖小紅娘之我的水蛭姐姐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快穿:拯救黎明的99種方式 從種田開始發家致富 超越維度:李默的異界征戰 道尊崛起:敕封諸天 我,大劍豪,殺人就變強! 被白毛師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 穿越大唐伴生遊戲能具現 穿越三國之騎砍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