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的黑賭場,理智而逐漸覺醒的人們還有拒絕參與、抗拒掠奪的選擇,那麼,對於更多的、與衣、食、住、行、娛密切相關的無數行業中的掠奪,則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了。
最典型的,就是房地產業。對這個行業中各級政府與房產地商互相勾結,掠奪國民的過程和內幕,時寒冰在無數文章中作了深入剖析,我就不多說。讀者可參看寒冰的部落格。我只稍微補充幾點。
根據具體測算,目前的房屋價格中,政府的各種稅費比率在30-50%左右,有些標王地塊甚至還要更高,如前不久任志強爆料最高可達70%以上。這等於說,你買一套100萬的房子,至少有30-50萬是繳給政府的,相當你一輩子的積蓄,加上全部的按揭貸款(那是你未來十年或幾十年的收入)一下子被徵了30-50%、甚至70%的個人所得稅。這個高額所得稅基本是由地方政府收取的,所以,各級地方政府才那麼熱心、真誠、堅定地支援房地產業的發展。
但是,各地普遍出現的“賣地財政”,某種程度上也是被迫的。根源是在中央與地方財政稅收的分配上,地方政府的財稅收入太少,中央拿去的太多。例如,國家財稅收入中最大的一塊是增值稅,地方政府只能分到25%,中央卻拿走了75%,其他的主要稅收,如消費稅、關稅、證券市場印花稅、各大銀行和巨型壟斷企業的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基本也與地方政府無緣。但在實際工作中,地方政府卻承擔著絕大部分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性支出。也就是說,地方政府拿著較少的錢,卻承擔著大部分的公共性支出,中央政府拿著較多的錢只擔著較小的公共性支出。中央與地方,其財政收入與公共負擔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才出現了中央的錢用不完,頻頻對外援助和胡亂投資,中央各部委每年年底都要突擊化錢;地方政府卻大多陷入負債、甚至破產的境地。
所以,房產地商是為地方政府背了黑鍋,地方政府是為中央政府背了黑鍋。只是,這樣的小弟為老大背黑鍋的情況,都是心照不宣,你情我願,或者是敢怒不敢言,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會轉嫁到普通國民頭上。最近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這絕對又是一個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啟,新一輪的大掠奪,又將置各地民眾於無盡深淵之中。所有的屁民,都要小心自己的錢袋了。
時寒冰曾有一句妙語:“房地產商都象政府官員,政府官員都象房地產商”。其實不僅僅是房地產業,幾乎在每一個壟斷行業都是如此,由權力主導的公開和隱形的掠奪,無微不至地籠罩著我們的生活。由納稅人供養的每一個政府部門,幾乎都成了徵稅收費機構,政府部門壟斷企業化,壟斷企業政府部門化的現象,早就已經大規模的擴散,直至科研、教育、醫療、宗教和慈善機構,無不如此。我在數年前就對朋友說過:“中國除了正式的稅務局外,還有無數個編外徵稅機構。每一家巨型壟斷國企,每一個有執法權力(甚至包括沒有執法權、只有官方名義)的部門,都是一個遍及全國每個角落的隱形徵稅機關。”
在中國傳承數千年的統治權術中,有二個歷代帝王都非常青睞的招數,一是“強幹弱枝”:幹,就是中央和皇帝;枝,就是地方和民眾。自秦始皇以降,歷史上所有的ZZ皇朝,都是在拼了命的加強中央集權,拼了命的打壓地方和民眾,也就是拼了命的要把原本屬於地方和民眾的權力和財富,都集中到皇帝一個人身上來。其具體操作,則是從三個方面來著手的,一是對武力的絕對掌控,生殺由心;二是對財富的極限掠奪,悉天下奉一身(一族、一黨);三是對知識的過濾和操縱,愚民宣教無所不用其極。從而使ZZ皇權對國家和民眾的控制,逐漸達到了一個精密嚴酷、登峰造極的程度。
另一個招數是“利出一孔”:只有一個獲利的孔道和途徑。即國家採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