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捺不住,咄咄逼人的要方應物讓位,連方應物老師的名頭都搬出來用,只是顯得有點強詞奪理了;而方應物並不示弱,直接氣定神閒的吟誦了一首精妙的絕句回應,暗諷張天瑞不配坐在首席。
如果說一開始只是來回踢皮球,各自表達都很含蓄的話。那麼現在就有點撕破臉,要擼起袖子上陣了。
卻說方應物吟一首冷嘲熱諷的詩出來,叫張天瑞感到極度的羞辱,一股火氣直衝腦門。
但他深知吟詩作詞肯定不是方應物的對手。便強壓下火氣侃侃而談,大發議論道:“金殿題名,乃是天子欽點。方兄未能獨佔鰲頭甚為憾事,但耿耿於懷至今。在同年宴上借題發揮,未免要被視為心胸狹窄、小雞肚腸了。”
方應物暗暗嗤笑一聲。他真如此在意一個狀元名字以至於到現在還不能釋懷麼?當然不是,只是借這個由頭樹立自己形象而已。
便反駁道:“聖人云每日三省吾身,但一個人犯了錯不去自省認錯,卻倒打一耙指摘在下受害之人不能寬宏大量。。。。。。請諸君評論,這是什麼道理?”
張天瑞還沒有說話,項成賢忽然搶先開口,大義凜然的說:“張年兄為今科魁首人物,言行自當為三百同年的表率!
其實方老弟本心並非要與張年兄斤斤計較,而是看在同年之誼,要提醒張年兄修身自省、改過揚善,叫我等三百同年面上有光!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啊!”
在座眾人聞言若有所思,項成賢所言值得深思。。。。。。說方應物要幫著張天瑞糾正過失,那都是扯淡的,值得深思的乃是另一方面。
如果他們這一科三百進士裡的標誌人物是張天瑞,那麼他們的臉面有什麼光彩可言?傳言此人本來沒進前十,但靠著次輔劉珝力挺,明目張膽的在御前硬是擠掉了方應物,這才得到狀元。
科舉內幕事情本來就多,如果沒有方應物在這裡襯托,張天瑞這個狀元怎麼得來的也就含糊過去了,隨著時間流逝些許流言自然也就銷聲匿跡。但有了方應物不停地揭傷疤,情況就不同了。。。。。。
相反,如果他們三百人裡的標誌人物是功業赫赫、名聲響亮的方應物,那臉面上就好看得多,說是極為光彩也不為過,張天瑞遠遠不能比。
項成賢的話還沒有結束,眾人又聽他繼續說:“聖人又云,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若方老弟看到張年兄犯下大錯卻有意縱容,有朝一日張年兄幡然醒悟,明白了自己錯處時,那方老弟作為同年,沒有盡到規勸職責,又該如何自處?”
方應物錯愕片刻,什麼時候項成賢也學會滿口高大上道理了?難道真有近朱者赤?
說罷,項大公子給方應物遞了一個眼神,哥哥我這番話字字如金,三十兩銀子不用還給你了!
方應物立刻清醒過來,他知道這不是自己發呆的時候,便很配合的低下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彷彿一切盡在不言中。
那些話他不方便自己說,但這項大公子不愧是好兄弟,關鍵時候就是很有默契,幫腔幫的恰到好處,三十兩銀子債務可以減免一半了!
狗孃養的!張天瑞勃然大怒,在心裡對項成賢破口大罵,方應物的詩詞都沒有如此可恨!方應物的詩詞還只限於隱喻暗諷,項成賢的話卻是明擺著指鹿為馬、顛倒黑白!
如果他張天瑞不靠次輔得到狀元,方應物不也一樣要憑藉宰相岳父,把狀元攬入自家懷裡麼?難道就因為他成功了,方應物沒成功,他就成了汙點人物,方應物就成了悲情君子?
氣惱歸氣惱,但張狀元一張嘴說不過兩個人,尤其有些話不便自己說。他無奈舉目四望,卻見眾人的眼光都是躲躲閃閃,沒有一個人肯出來幫腔。
此情此景,張天瑞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周圍眾人明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