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師在給舞者伴奏,彈奏著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波斯樂器。
“南京城裡,真的有一百萬人嗎?”阿努沙好奇詢問。
謝淵回答說:“城內城外,有120萬人。”
“真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城市啊,”阿努沙面露嚮往之色,又問道,“南京真的沒有乞丐嗎?”
謝淵解釋說:“不僅南京沒有乞丐,中國的所有城市都沒有乞丐。如果有因為災害和疾病,失去生活來源的窮人,官員會組織他們往北方移民。中國的北方省份,經歷了長期戰亂,有的是土地安置他們。至於老弱病殘,沒有家人照顧的,每個縣都有濟養院。官府會給他們吃的,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阿努沙大為震驚:“沒有乞丐,殘疾人和老人可以獲得救濟,這個國家該有多麼的富庶,帝國的皇帝該有多麼的仁慈啊。即便用世界上最優雅的文字,寫出全世界最優美的詩篇,也不能描述中國皇帝的萬分之一偉大。”
“可汗也是一位英明的國王,”謝淵恭維道,“我一路過來,您的百姓雖然貧窮,但他們比沙俄和小玉茲的窮人要好過得多。而且社會井然有序,城市也非常乾淨,這說明希瓦汗國已經走上正途。”
這馬屁拍到阿努沙的心坎上了,他的父親負責統一和擴張,而他卻致力於發展文化、經濟和民生。施政僅兩年時間,全國就已經安定下來,更少的稅收讓百姓得以喘息。
他還親自協調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哈薩克人、卡拉爾帕克人等眾多種族之間的矛盾,讓國內的各個民族,都能放下爭執和平共處。
調解矛盾的方法,是理順各方利益,有時甚至不惜讓出國王的利益。
實在不聽話的,那就帶兵去殺了!
他還鼓勵農耕和工商,修繕綠洲與河流的水利設施,並資助首都有志於學習的孩童,跟著城裡的阿訇們讀書識字。
別以為阿努沙是個只懂內政的國王,等他發展十年之後,就要露出自己的尖利獠牙,吞併隔壁的布哈拉汗國大片領土。
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可惜這位國王的底子太薄,而且被沙俄和波斯夾在中間。
宴會進行到一半,謝淵拿出絲綢做禮物。
阿努沙也解下自己的精美匕首:“請代我轉交給中國皇帝陛下。”說著,突然又問,“使者先生,你隨身有攜帶中國書籍嗎?我希望能領略中國的偉大文化。”
謝淵說道:“一路旅程遙遠,我帶了本《道德經》在身邊。”
“我願意用藏品向您交換。”阿努沙非常高興,他是狂熱的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粉絲。
“當然可以,而且不需要交換,我可以把書贈送給可汗,”謝淵問道,“但您認識中國文字嗎?”
阿努沙說:“不認識,但波斯有人認識。我可以照著抄下來,送到波斯請人翻譯。我還有一個兒子,今年十四歲了,我希望能把他送到中國學習。我的兒子非常聰明,曾在波斯學習四年,他會背誦很多波斯詩歌。”
“貴國王子願意前往中國學習,那我一定會帶他去。”謝淵一口應下,帶異國王子去南京讀書,對使者而言也算是個功績。
接下來,這位可汗一直在聊詩歌,還當場朗誦自己寫的突厥語長詩。
害怕謝淵聽不懂,接著又念自己詩歌的波斯語版本。
文青可汗……
當晚,使節團眾人睡了個踏實覺。
翌日大清早,天色剛矇矇亮,阿努沙又找上門來,繼續跟謝淵請教中國文化。
這次是聊歷史,謝淵只能從三皇五帝說起,簡述中國的各個朝代。一直說到蒙古時期,阿努沙變得異常興奮,因為他是成吉思汗之子朮赤的後裔。
謝淵說道:“可汗的祖宗之地,現在已經是中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