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嚴尤跟王莽還是同學,還著過一部名為《三將》的書,自比樂毅、白起。
但能耐肯定比不過樂毅、白起。
但比王尋和王邑要厲害不少。
所以嚴尤看不起王尋和王邑。
王莽讓嚴尤跟王尋、王邑去征討劉歆,又以王尋和王邑為主導,嚴尤怕是要‘坐牢’了。
陰麗華剛說,王尋和王邑小勝了劉歆一場後,嚴尤勸解王尋和王邑兵分兩路,分別征討涼州的金城郡和安定郡,可王尋和王邑並沒有採納。
由此可見,嚴尤已經開始‘坐牢’了。
依照魚禾自己的看法,王尋和王邑率領數十萬大軍征討涼州,理應分兵,如此才能發揮出兵馬眾多的優勢,也能加快征程。
歷史上凡是動用數十萬兵力的戰爭,幾乎都是這麼做的。
可王尋和王邑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集中所有的兵力一城一城的往過掃。
這麼做除了在氣勢上能壓倒對手外,並沒有其他益處。
涼州的城池都不大,即便是郡治,八萬兵馬也足以將其圍的嚴嚴實實。
再多,除了搖旗吶喊外,毫無作用。
若是遇到那種易受難攻的地形或者城池,對手往有利的地方一堵,數十萬大軍,能起到作用的,也只有那麼一兩萬。
剩下的,想去搖旗吶喊,都不一定能找到落腳的地方。
魚禾覺得,王尋和王邑此舉,除了裝逼、浪費王莽給的錢糧和兵力外,沒有什麼益處。
王莽將數十萬大軍交給這兩個貨,純粹就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
劉歆麾下的隈囂可是一個極其擅長用兵的傢伙,他很有可能會逮住新軍數量大、所需的輜重多、王莽手底下錢糧又短缺的缺點,拖著新軍在涼州東奔西跑。
只要拖到王莽手裡的糧草耗盡,王莽手下的數十萬大軍就會不攻自破。
到時候不僅王莽的大軍得完,王莽的江山也得完。
因為這數十萬大軍,是王莽手裡最後的底蘊。
最後的底蘊沒了,王莽還那啥守護他的大新江山。
“咱們這位莽帝,也真是一個人才啊。居然將大新最後的底蘊,交給了兩個棒槌。”
魚禾一臉感慨的道。
歷史恐怕沒辦法重演了,王尋和王邑若是一直不改變自己用兵的策略的話,不用等到昆陽之戰,也不需要劉秀出手,他們就會折戟在涼州。
陰麗華不解的問道:“你是說王尋和王邑會敗?”
魚禾點了點頭,感嘆道:“他們若是不分兵的話,必敗無疑。”
陰麗華更不解了,“可他們兵力佔據著上風!”
魚禾瞥了陰麗華一眼,譏諷的道:“兵力佔據上風有什麼用?他們數十萬兵馬一日能趕多少路?就算劉歆不抵抗,他們打完涼州,需要多久?”
陰麗華默默的盤算了一下,道:“劉歆若是不抵抗的話,他們可能需要兩到三個月。”
兵馬的數量越多,行進的速度就越慢,因為需要維持一定的隊形,也需要攜帶龐大的輜重。
一千兵馬輕車簡從一天奔襲的路程,數十萬大軍可能就需要三日,甚至更多。
若是遇到了溝壑、山道,速度會變得更慢。
所以即便是劉歆不抵抗的話,王尋和王邑拿下涼州,也需要兩到三個月。
魚禾冷笑道:“劉歆不抵抗的話,他們需要兩到三個月。問題是劉歆會不抵抗?”
陰麗華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劉歆恐怕會拼盡全力抵抗。”
劉歆此前可是王莽最堅實的創業夥伴,他的背叛對王莽而言,打擊巨大。
王莽發重兵征討不臣的時候,第一個就對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