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翁一早就出門還板車錢去了,李二郎和李三郎穿好衣服戴上風帽,去村子裡的老宅拿東西。
天矇矇亮,兩人肩並肩走在走在路上,李二郎難得有些心虛。“三郎,不是說好先不問的嗎?”
“連四郎和阿嫂都知道,好吧,阿嫂知道情有可原,可你們倆這樣,就像把我排斥在外邊,二兄,我心裡不舒服。”
李三郎自從去縣裡念私塾後就難得露出孩子氣的一面,李二郎忍不住心疼片刻,隨即安慰道:“不是我不願意讓你見他,是他願不願意見你。他與我說過,遇見我和四郎還有阿嫂都是形勢所迫。他是個善良真誠的人,擔心因自己的善良而錯信我們家,我深知未曾取得他的信任,所以我與四郎阿嫂約定守口如瓶。若是哪天他肯見你,我一定會比你還要高興。”
李三郎也知道這個道理,垂著頭:“好吧……那我便等他願意見我。”
兩人慢慢走到村裡,才過一夜,石樑的事已經傳遍整個山單縣了,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傳遍整個甘州。
這個時代崇拜足智多謀且勇敢的人,其次是文人,難得有一次李二郎的風頭蓋過了弟弟,成為人們口中討論的物件。
路上的人紛紛熱情地向他打招呼,路過宅院門口,裡邊的小孩都要跑出來跟他打聽石樑的情況。
“你們要是閒得無事可做就去我家找四郎,他比我會講故事!”
於是一群小孩匯作一團跑去李二郎家。
要是往常,不僅是小孩,大人也要纏上來問上兩句,不過今天是不行了,明日過小年,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殺羊殺豬準備吃食點心,拜祠堂,忙得不亦樂乎。小孩都跑出去了,也省得他們喊著吃這吃那煩來煩去。
很快,兄弟倆來到村上的老宅。
叔母李劉氏看到李二郎滿臉青紫,放下手裡的東西,滿眼心疼地招呼兩個侄子進屋,跟李四郎差不多大的兩個雙胞胎豆丁帶著一個更小的豆丁貼過來,開口就是讓他講故事。
如同老宅院子裡的石榴樹一樣,如今李劉氏也是當奶奶的人了,不過除了孫子多,孩子也多。
大兒媳是大兒子十七歲時娶回來的,第二年就得了個兒子,如今肚子裡還有一個,等待來年呱呱落地。二兒媳是二兒子十九歲時進門的,孩子差一些日子滿一歲。三兒媳去年年初才來這個家,肚子裡的孩子剛足四個月,也是明年生產。
等雙胞胎大一些,她也要考慮分家的事了,老宅真的要住不下了。
兩人與各位阿嫂一併打了招呼,隨後就看到李劉氏搬來讓他們帶回去的東西。
“別鬧你們堂兄了,待會與你阿姐一起,幫忙把東西送過去。”李劉氏早早準備好羊肉和豬肉,還另外裝了些瓜果點心和菘菜:“二郎,你身上有傷,提這些點心,省得這兩個小子顛來倒去地拿。”
“三郎你便拉著板車,板車上有一頭羊與十斤豬肉,還有三條魚,回去小心些。”李阿孃正等著菜回去,李劉氏不可能留兩人久待,於是就讓李三郎趕緊拉著板車回去。
雙胞胎豆丁與阿姐跟著李二郎去聽故事。
回到家門前,李二郎抱著點心盒子愣在原地,看到眼前的場景,頓時傻眼。
這……難不成全村的孩子都來了?
他家院門前烏泱泱地站著一大群小孩,而人群之中,就是那踩著一張板凳的李四郎!
來聽故事的兩個小豆丁連忙跑進院子放下東西后,匆匆跑出來混進小孩堆裡,只見李四郎忽然朝著李二郎一指:“你們瞧我二兄的臉!就是為了騙過山匪混進村學自個兒砸的!”
眼見為實,小孩們統一地附和:“噢——”
李二郎無奈地搖搖頭,懶得聽小孩吹牛皮,於是跟三郎和表妹芳娘一起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