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星鏈衛星成功發射的輝煌餘波尚未平息之際,馬斯克再次撥通了向陽的電話。向陽正沉浸於對未來太空計劃的深度思索之中,電話鈴聲猛地將他拉回現實,他趕忙接起電話,心中既帶著一絲期待,又有幾分緊張。
“向陽,你好啊!”馬斯克那標誌性的聲音傳來,帶著一如既往的熱情與活力,“我這兩天一直在思考我們之前談及的太空探索話題,尤其是太空搜尋方面,我又有了一些新的靈感,想和你探討探討。”
向陽精神一振,連忙回應:“馬斯克先生,這太好了!我也正盼著能和您進一步交流呢。您先說說您的新想法吧。”
“你知道,在太空搜尋中,對於遙遠星系和天體的觀測一直是重中之重。”馬斯克開始娓娓道來,“就拿星系演化來說,目前我們對星系是如何從宇宙早期的原始物質逐漸形成並發展到如今這般多樣而複雜的結構,仍然知之甚少。這其中涉及到諸多複雜的物理過程,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在星系形成過程中所起的神秘作用。”
向陽深以為然,補充道:“沒錯,馬斯克先生。暗物質雖然不與電磁輻射相互作用,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它,但它的引力效應卻在星系的旋轉曲線等現象中留下了明顯的痕跡。我覺得我們可以設計一種新型的引力探測衛星,專門用於精確測量星系不同區域的引力分佈,以此來更精準地繪製暗物質在星系中的分佈圖譜。這或許能為解開暗物質之謎提供關鍵線索。”
“這個想法很不錯!”馬斯克讚賞道,“而且,在觀測星系演化時,多波段天文學也將發揮巨大作用。不同波段的電磁輻射能夠揭示星系不同方面的特徵。例如,射電波段可以讓我們探測到星系中的星際分子云、脈衝星等天體,它們是星系恆星形成活動的重要指示物;而 x 射線波段則能幫助我們發現星系中的高溫氣體、黑洞吸積盤等高能現象。我們可以打造一個多波段聯合觀測的太空望遠鏡網路,將不同型別的望遠鏡部署在合適的軌道上,協同工作,就像組建一支太空觀測的‘超級艦隊’,全方位地探索星系的奧秘。”
向陽的思維也被進一步激發,他接著說:“在探索星系的同時,對恆星的研究也不能忽視。恆星的生命週期從誕生於星雲之中,到主序星階段的穩定燃燒,再到最終的死亡,如超新星爆發或者形成緻密天體,每一個階段都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我們可以發射一系列恆星觀測衛星,配備高解析度的光譜儀和成像裝置,對不同型別、不同年齡的恆星進行長期監測。透過分析恆星光譜中的吸收線和發射線,我們能夠確定恆星的化學成分、溫度、壓力等物理引數,進而深入瞭解恆星內部的核反應過程以及它們的演化軌跡。”
馬斯克沉思片刻後,話鋒一轉:“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系外行星的探索。這可是當前太空搜尋領域的熱門話題。目前我們發現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有凌日法、徑向速度法等,但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侷限性。比如凌日法只能探測到那些軌道平面恰好與我們視線方向近乎平行的系外行星,而徑向速度法對於質量較小的行星探測靈敏度較低。”
向陽點頭表示同意,說道:“確實如此。我認為我們可以探索一些新的探測技術,比如微引力透鏡法。當一顆恆星經過另一顆更遠的恆星前方時,會產生引力透鏡效應,使背景恆星的光線發生彎曲和放大。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恰好有一顆系外行星圍繞著前景恆星執行,那麼行星的引力會對光線彎曲的程度產生微小但可測量的影響。透過精確測量這種微引力透鏡效應的變化,我們就能夠發現系外行星,而且這種方法對於不同軌道傾角和質量範圍的行星都有一定的探測能力。”
“這是個很有創新性的思路!”馬斯克興奮地說道,“另外,一旦我們發現了系外行星,對它們的大氣層研究就成為了關鍵。我們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