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頓為什麼沒有及時出兵?其深層的原因不在於宮廷會議的爭吵,而是牽涉到皇權與神權的鬥爭。
主張立即出兵的大臣,其背後都有神聖教廷的影子。因為烏古斯攻打燕周的旗號是“神戰”——統一國教。眾所周知,千年前統治中北大陸信仰的薩滿教在五百年前分裂為東西二教,東教為薩滿術巫系,成為後來的烏古斯汗國的國教;西教為薩滿體巫系,即後來燕周帝國的國教。烏古斯人打出神戰的旗號,是要統一薩滿。神聖教廷怎麼能容忍呢?這世上只有唯一的神,是他們的全能至高神,薩滿教信奉的自然神當然是偽神,而消滅異端、清除偽神是教廷的神聖使命,如何能讓烏古斯人統一薩滿?
從政治利益來講,歐羅頓帝國當然不能坐視烏古斯和大唐吞併燕周,但與教廷的急切相比,帝國皇帝查萊曼另有打算。
歐羅頓的君權受制於神權,謂之君權神授。這個“神權”,是教會,掌握在聖馬諾教皇國的神聖教廷手中。而教廷的歷史遠遠長於歐羅頓歷史,在歐羅頓統一伊利布大陸之前已經存在了七百多年,在世俗的權力龐大,不僅有教會法,不受世俗法律管轄,而且對各階層有徵稅權,並插手帝國的立法和審判……這當然和皇權有衝突。隨著皇權的強大,這種權利之爭越來越激烈,歐羅頓五百年間換了三個王朝,教廷也有兩位教皇死於非命。如今統治帝國的是第三王朝羅薩王朝,皇帝查萊曼是羅薩四世,相比他的父親羅薩三世,更有遠見卓識,在親王時期有“獅心王”的稱號,性格強勢,難以容忍教廷過大的權利。自他執政以來,把重心放到內政上,國富才能強軍。歐羅頓與唐軍交戰屢屢戰敗,查萊曼認為一個最重要原因是唐軍的裝備更強。歐羅頓要這樣武裝,一個最重要的關卡是“錢”。軍事裝備耗費的是嘩啦啦的金幣,而軍器革新技術也需要大量的金幣投入,但帝國的軍費雖然每年在增加,卻無法承擔幾千萬幾千萬克郎的投入……沒有錢,又如談強軍強裝備?
歐羅頓帝國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是農牧稅,其次是商稅,但教會徵收的什一稅讓十分之一的農稅和商稅都落入了教會的腰包,而帝國官方徵收的稅率最高已達到什四稅,甚至什五稅,再往上加領主們要氣勢洶洶的反抗了。——稅,是不能加的。查萊曼清醒的知道,帝國.統治的基礎是各級貴族,而不是教會,他要維護皇權,不能損害貴族的利益。要想大幅度增加帝國的收入,只能從教會中奪食。如此,不會損害貴族利益,甚至還是很多貴族期望的——教會徵收的什一稅和特殊時期的徵稅權早讓各個封邑領主們不滿了。
這是查萊曼長期觀察歐羅頓國情後的思考,其中免不了有大唐帝國政教形態的影響,這位有著鐵血獅心的帝王將神聖教廷視為了自己帝國發展的毒瘤。當然,他不是想清除這個“毒瘤”,教會的存在還是必要的,他也不可能清除這個龐大的勢力,但是必須遏制教會的權力,削弱它對皇權的掣肘,這是他心中的首要大政:算不能做到大唐那樣的管轄,至少也要像烏古斯那般政教分離,否則,任由教權侵襲下去,說不得歐羅頓是第二個大食,教權成了皇權。——相比外部威脅,這才是腹心之患。因此,查萊曼絕不想在這個時候和大唐開戰。
但是,燕周必須存在,否則歐羅頓將直面大唐和烏古斯這兩個強國的兵鋒。出兵是必然的,只是這位皇帝陛下謀算的是,趁此將教廷的騎士軍團陷進去,而不是損傷帝國的兵力。
教皇和一眾樞機主教也不是傻的,謀算的是帝國軍先出戰,便在後面做推手,讓教會暗中支援的貴族大臣在宮廷會議上積極主張帝國出兵,又暗中慫恿推動那些渴望軍功升力爵的軍方大臣。
兩邊扯起來了。
而此期間,鄭王豐王遣去聖馬諾的使者也在遊說教廷出兵——與歐羅頓帝國軍相比,教廷騎士軍團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