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槽銀新政 (第1/3頁)

議事廳內沉香繚繞,李明的手指在楠木桌案上敲出清脆聲響。

三十六盞星火陶罐在樑柱間投下斑駁光影,將十二張紫檀官帽椅照得忽明忽暗。

六部要員分坐兩側,戶部侍郎的算盤珠在寂靜中發出細微碰撞聲,像蟄伏的毒蛇吐信。

\"五月漕銀改道西北軍鎮,工部用度當裁減三成。\"刑部老尚書掀開茶蓋,白霧在他鷹鉤鼻前凝結成霜,\"江南水患尚未平息,這二十萬兩蜂巢陶管——\"

\"去年淮安府新修堤壩,災民存活率提升六成。\"李明突然開口,聲音驚飛了簷角銅鈴上的麻雀。

他從袖中抖出三卷泛黃賬冊,羊皮封面上\"洪武三年水利實錄\"的硃砂印刺痛了眾人的眼,\"若按舊制夯土堤,此刻諸位桌上該擺著五十萬兩賑災請款。\"

工部侍郎的鐵算盤突然砸在桌面,十二顆翡翠珠子應聲斷裂:\"西北軍鎮告急!

瓦剌騎兵已破居庸關!\"他從懷中掏出染血軍報,虎目圓睜似要噬人,\"敢問李大人,你的陶罐陣列可能擋住胡虜鐵蹄?\"

李明起身時,腰間玉佩撞在青銅燈臺上迸出火星。

他展開三丈長的絲綢卷軸,密密麻麻的墨字在晨光中流淌成河:\"臨清鈔關三月稅收增四成,全賴運河新閘;應天府鑄錢局今歲銅料多運兩成,因贛江航道拓寬。\"他的指尖劃過那些墨跡未乾的數字,\"敢問王侍郎,西北十萬大軍的糧草,走的是不是這些水道?\"

兵部司務突然打翻茶盞,褐色的茶湯在卷軸上洇開一片。

沐春按著佩刀往前半步,鎧甲鱗片在寂靜中嘩啦作響。

李明卻抬手製止,從袖中取出第二份文書:\"這是松江府棉商與杭州織造局的聯名書,他們願為水利工程捐銀五萬兩——只要保證明年漕船準時抵港。\"

\"荒唐!\"都察院御史拍案而起,烏紗帽翅劇烈顫動,\"與民爭利,成何體統!\"他枯枝般的手指幾乎戳到李明鼻尖,\"太祖皇帝若在......\"

簷角銅鈴突然齊鳴,打斷了御史的怒喝。

李明望向窗外新修的堤壩,夯土在陽光下泛著蜂蜜般光澤:\"三日前巡查鳳陽,有個老農問我,官家修堤是不是又要加賦。\"他轉身時,腰間的星火陶罐與玉佩相撞,發出清越聲響,\"我說這次不用加賦,只需將河灘荒地改種桑麻,三年後自然能抵工程款項。\"

議事廳陷入詭異的寂靜,連銅壺滴漏聲都清晰可聞。

宋訥突然咳嗽起來,老文臣的痰音裡帶著顫抖:\"李大人可知,洪武二年黃河改道......\"

\"正是因為知道,才要用蜂巢陶管做分流。\"李明展開最後一張圖紙,六邊形陶管組成的陣列宛如蜂巢,\"這是按《河防通議》改良的設計,每遇洪水,陶管可自動調節水流。\"他的手指在圖紙某處重重一點,\"此處暗渠直通軍屯,若遇旱年,駐軍可取水不必與民爭井。\"

突然有馬蹄聲破空而來,沐春佩刀出鞘三寸。

卻是小吏捧著漆盒疾奔而入:\"揚州八百里加急!\"盒中賬冊濺著泥點,李明翻開時瞳孔微縮——本該用於購置陶土的款項,竟有三千兩記作\"疏通費\"。

\"看來工部的爛賬不止二十萬兩。\"御史陰惻惻的笑聲像毒蛇遊過青磚,\"李大人要的這筆銀子,怕是先得解釋清楚......\"

李明合上賬冊的聲響驚飛了樑上春燕。

他忽然想起柳葉兒耳垂上搖晃的翡翠墜子,那抹綠意此刻竟與賬冊裡的墨跡重疊。

晨光不知何時被烏雲吞沒,三十六個星火陶罐同時暗淡,議事廳彷彿沉入水底。

\"十日。\"李明

最新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 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 星落門 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 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 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 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 重生逆襲:智謀登峰 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 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 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 崩壞世界的守護者 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 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 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 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 三國軍神 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