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地大物博,西南一帶,向被視為蠻夷之所在。然人口卻自不少。
張夢一人一馬,花費一個月功夫,行了近半路程。途經大小城鎮、村落上百。一路領略山河風光,倒也別有一番快哉。
灰馬產自漠北。是民間常見的馬種,勝在耐力佳,張夢本是南方人,南方是富庶水鄉,盛產魚米。
一人一馬都算遠走他鄉。
路經一條“周家村”時,張夢碰巧遇到仙人選苗。
周家村的村口,來了兩位身穿藍色衣裳的仙家弟子。樣貌普通,但沾了仙家氣,飄飄出塵,卻也引人注目。
一人手中拿著一大圓珠子。散發白色光暈,此為“測靈珠”,乃測試靈根之用。
兩名仙人身前,有四五名六七歲孩童排隊。每一名孩童,手中緊緊攥著一枚赤色銅幣。
張夢路過村口,看到這一幕,不住一嘆。停下了腳步,觀察四五名孩童之外的孩子。
周家村六七歲的適齡孩童,足足有十七八個。但能參與選仙的,僅四五人。
關鍵之處,在於孩童手中握著的銅幣。
此物名為“福源錢幣”,大周人盡皆知。尋常百姓人家,幾代行善,積攢下不淺福源。便自會有福源錢幣,尋上門來。
或是從天而降,或是憑空多出。
而參與“選仙”的前提,便是這“福源錢幣”。需先向仙家修士,繳納福源錢幣,後才可測試靈根。
倘若天資適合,靈根資質不差,便可上山修行,從此尋仙問道,成為一名長生客。
張夢幼年時期,也有相似經歷。有仙人下山選仙,有“福源錢幣”的孩童,排隊測試資質。張夢是一孤兒,家中並無餘福,自然無緣仙道。
後來,他漸漸知道,自己唯一出人頭地之機,便是發奮讀書,考取功名!
於是小張夢刻苦求學,學海求索。考取功名的難度,實也甚難。大周有多少學子,多少聰明人物,揪著幾個名額不放。
張夢生生位列三甲,足見其天資聰慧。可惜窮苦出身,朝中並無根腳,落此下場,看似是得罪公主。
實則…不可規避,早晚必有此一節。
周家村的幾名孩童中,約有兩人具備不錯靈根,被招攬回了仙門。餘下的幾名孩童,難以忍受心中落差,就地大哭。
張夢看完選仙,便也走了。打算趁天色尚早,去一大城過宿。
……
如此這般,又行十餘日。
這日白天,來到一處湍急河流,此河名為“大花河”,過了河道,再行三百里便到“山海縣”,是張夢就任的縣治。
張夢已有官身,仙門不收,仕途又斷。只剩下一條路可走:自強不息,成為散修。
但欠缺功法,也無人領路。是極困難的,張夢一身仰仗,僅系在手腕的神秘葫蘆。
馬上就任,張夢心中卻甚是平靜。一路中,歷經身死困厄,還有什麼想不開。且這西南一帶,地處雖偏,靈氣稀薄,但風景秀麗不假。
人生在世,當要闊達。
這條大花河鮮少有人通行,岸邊並無船伕駐留。要想渡河,需自己伐木造舟。
張夢隨身備著一把砍刀,用做開路、劈材、防身之用。這趕路時日,一人一馬經常吞嚥靈液,氣力遠大於常人。
張夢伐樹,灰馬拉樹。配合默契,不到半個時辰,一結實的木舟便已出爐。
一人一馬上了舟船,划槳渡河。灰馬將兩條蹄子,伸入水中幫忙。
但它用力太猛,非當不起作用,還濺起水花,弄溼了張夢衣裳。張夢罵道:“死蠢馬,歇著吧你就。”
張夢一人獨自划船。待到河中央時,忽然起了大霧,一下子便弄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