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甚至發生內戰,但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化民族主義國家。
在1875年~1890年間,相繼上臺的軍人政府透過實行鐵血政策,極大地削弱了內陸地區考迪羅的力量,鞏固了中央政府的權力,1890年後,文人上臺執政,這段時期,烏拉圭恢復了秩序,生產也獲得發展,現代民族國家正式形成。
1890後的烏拉圭,是南美最穩定的國家,現在的領導人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也是南美政治史上不可多得的傑出政治家,他結束了軍人政治,開啟了現代憲政。
現任烏拉圭總統何塞·帕布洛·托爾誇託·巴特列-奧多涅斯,在後世歷史上被稱為“現代烏拉圭之父”。
他所領導的紅黨是烏拉圭較為開明的政黨,也是在他的任期將烏拉圭拉向了正發展車道上。
可惜小國擁有傑出的領導人,也並不能改變一個百萬人口小國的現狀。
唐寧穿越前對南美歷史瞭解不深,是不知道烏拉圭現任總統的優秀,可這並不影響他的決策。
一戰前,葡萄牙在南美確實不能擴張了,但不妨礙為後來的擴張行動打下基礎。
之所以葡萄牙帝國宣佈對烏拉圭的法理,與烏拉圭斷交,是因為想透過這種方式壓迫烏拉圭去尋求阿根廷的支援,以消耗阿根廷的軍力與國力。
烏拉圭是巴西與阿根廷的緩衝國,如果它被巴西吞併了,那阿根廷首都圈將門戶大開,無論出於何種情況,阿根廷必須在烏拉圭身上耗時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