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者,所以錄先王往聖之教訓,載舊朝前代之興亡,然後贊後來之決斷,裨目下之政理,揚忠孝仁義於隻字之內,懲奸惡悖邪乎片語之間。故上古以降,莫不列之於王官;書契以來,靡無受之以冠冕者也。以是前文有玉渠(注曰:玉渠,文朝史者之官署,下同),趙有青閣,後文有北觀,梁有衡室。若甄、齊、吳、溫之屬,雖非有百年之運歷,然亦有史官之建置矣。此皆前史所載,不煩多述。
洎乎高帝芟夷群雄,廓開盛業,戡亂四海,宇內謐靜,開陽十七年,始於秘書令下設蘭臺令史一人,監修國史,秩中二千石。光宗永弘四年,始增置國史館,號曰“蘭臺”,設蘭臺令史一人,以錄記政細,監修國史,秩中二千石;蘭臺侍郎二人,秩二千石;蘭臺郎十人,千石。
皇朝蘭臺之錄事,惟記詔令敕策,內外文書,或編士人之履歷,或敘大政之首尾,文辭散落,篇章錯雜,剪裁靡存,體例亡一。又離趙氏篡逆,削毀前簡;韃靼寇虐,焚燎遺章。所得免難者,惟長安所具之吉光片羽而已,不能東都之三一。
新昌三年,今上大聖皇帝以東都百年間之成敗,頗有鑑考之益,且欲載功先皇,勒史往歲,以成一代之典,遂使秘書檯令臣楊聆奉敕纂集東都國史,編錄以為《秦書》,臣殫精竭慮,遂成百卷,事見《自序》。
臣之著史,屬舊文付炬,秘書曠虛,所能依採於左右者,惟延昌中所著《高祖起居注》殘本二十一卷,永弘初秘書檯所著《秦志》四十六卷,高隆年間蘭臺所著《光宗實錄》八十卷、《太宗實錄補編》十七卷,天正初所著《秦書》五十一卷,長安府署所存《西京記錄》二百有四卷、《皇朝雍州志》一百七十四卷及諸公文凡七百二十一卷,總計一千三百一十四卷。又廣搜關中諸郡縣府志及公文,得關東諸州郡所輸其府志,又一千六百二十卷。遂有官書計二千九百三十四卷。
此數雖非少,然多縣鄉碎瑣,文令重出,裁編能用者,不足五百卷。於是臣乃博索私撰,廣求藏書,搜覽異聞,輯察野著,然後考其正訛,曾葺國史,凡所用者,錄列在下:
聖王管子常《關中日記》十卷
特進郜芝《名門錄》二十五卷
開府儀同三司冉季《文章集述》十卷
司空王平《涼州記》八卷
司農丞劉渾《洛陽見聞編錄》七卷,有二本,一本十卷,一本七卷,檢十卷本者,所多三卷與《東都實錄》重,疑誤合。
戶部員外郎鄧蘭《東都實錄》五卷
潁川太守謝賁《潁川府志》三十卷
司空耿靖《梁末實錄》二十卷、《河北名門錄》三十卷
工部尚書薛寬《北樓新觀》四十二卷
廷尉孟甫《皇秦隨軍志聞》七十三卷
兗州別駕左玄《江表書》四十四卷
益州長史甘原《蜀表》十三卷
特進胡珍《東夷備聞》二十三卷,本八十卷,散佚特甚。
秘書令郜棠《梁末風雲志》十九卷
侍中劉閏《新晴閣志聞》三十八卷
戶部尚書薛永《豫州春秋》四十五卷
冀州刺史蕭悟《中興書》十五卷
司徒冉濤《皇秦秦川名門錄》五十卷
中書侍郎冉綜《偽趙志纂》四十卷
司徒郜覺《開皇四名將別傳》四卷
南中都督廖理《南中述錄》八卷
太子太師耿通《心養觀聞》三卷
交州刺史遲正烈《嶺表志》三十卷
揚州司馬顧渾《揚州志》七十卷,又得渾《會稽志》二十卷,其文多與《揚州志》重,不再計。
徐州司馬何超《東海廣聞》十七卷
揚州刺史陸增林《揚州志》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