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給老夫人和楊依依看。老夫人也不大懂營建,只說一切拜託宇文大人。宇文基笑道:“現在開始冷了,就抓緊時間先建車馬店。圖書館年前只能打了地基,起個高臺,等開春了再蓋主體工程。”老夫人與楊依依都點了頭。
楊依依與楊荊商議,開工在即,工地上伙食的安排要馬上落實。楊荊便讓人在準備建說書院的地方,用竹木、油布搭起臨時的廚房。廚房裡盤上五個大灶,支起五口大鐵鍋。盤了三個大烤爐,搭了兩個大案板,備齊了灶具。又向木工行訂了兩千個大木碗,兩千個木碟子。向竹器行訂了兩千雙筷子。
李夫人名下有糧店,講好每日送來五斗粟米,一百五十鬥粗麥粉,五十斤醃蘿蔔條。又向一家名聲好的肉肆訂好貨,每日要兩扇豬肉,要求肉都切成兩斤左右的方塊,骨頭剁成塊。
楊依依想了一下,準備買幾個廚師、廚娘,現在可以為工地的工人做做飯。工程建完以後正好給車馬店的廚房服務。這日有空,又跟著楊荊去了西市的牙行。
張管事與這兩位都熟悉了,一看就知道有生意上門。笑著就迎上去:“楊三公子,楊七小姐。真是貴客到了,快請坐。今日是有什麼好買賣來照顧我們呢?”
楊依依這會手有餘錢,痛快地道:“買會做飯的廚子,要身體健康,手腳利索,講究衛生,人也靈巧的。大約十來個吧。”
張管事笑道:“七小姐,請問,廚藝到什麼水平才理想?要男還是要女?我這裡什麼人都有,但是專業大廚師沒有。就是有些能做家常便飯的,身體健康,人勤快還聽話。”
說著讓人帶上來三十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上去收拾的還乾淨。楊依依本來也不是要找多高明的廚師,有些做飯經驗就行,以後還要調教一下。就問:“有沒有善於做蒸餅的?”有一大半舉了手,楊依依挑了幾個面善,有眼緣的,三十來歲廚娘。
楊依依問了來歷,有一個女子姓陸,在前張太僕家專做麵點。張太僕因捲入靜王謀反事件,被貶了官,舉家外遷,出賣了一部分下人,她是其中一員。
另一全姓介,在一家點心行做過幾年。她命苦,孃家的人絕了。丈夫不是東西,嫌棄她只生了兩個女兒,欺負她孃家無人把她賣到牙行。
又叫第三個廚娘上前,這廚娘跪下肯求:“貴人,我的女兒叫黃小草,也在這個牙行,今年十三歲,可勤快懂事了。能不能一起買了去?”
楊依依問:“什麼情況?”那婦人道:“小婦人姓姜,夫家姓黃,松縣小店村的。夫家本就窮困,我夫服兵役,隨軍南征,失了訊息,如今生死不知。家裡已是上頓不接下頓。家姑脾氣不好,容不下人的,留下孫子,把我與女兒一齊賣了。小草會做家常飯,從六七歲就給我做幫手,縫補漿洗都會的。”
楊依依問:“哪個是她女兒?我瞧瞧。”張管事讓人領上來一個小姑娘,瘦瘦小小的,長得還算清秀,眼神也清明。楊依依就點頭讓站在母親身邊。暗歎一聲,各人命運不同,女子更苦。
楊依依又問:“誰做過大鍋菜,就是給很多人做過飯的?”有七個人舉了手,楊依依問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那人姓張,說自己以前在一官員家的外廚房當主廚,給下人們做飯,每頓做五六十人的飯。後來主家出了事,下人們都被髮賣了。楊依依點頭示意他出列。
又問一個二十多歲男人,那人說姓白,家裡窮,孩子多,十多歲被家裡人賣了。一直跟大師傅在平康里的一家教坊做飯,每頓也做四五十人的飯菜。還要時不時幫小廚房給教坊裡的姑娘做些下酒菜。後來得罪了那教坊裡的花魁,被賣回牙行。楊依依點頭讓他也出來。
掃視一下,看中一個年輕男子,男子五官長得很俊朗,個頭也高。讓近前來問他:“多大了?哪裡人?為什麼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