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別急,聽我慢慢往下說,這些學生呢,一個學生就代表著他後面的一個家庭,一個村子,代表著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代表著持續不斷的銷售量?”
“原料供應我能理解,這持續不斷的銷售量又怎麼說?”
阿奶打斷我,疑惑地說。
“你看吶,我們家裡以前窮得連米都吃不起,根本不會有錢去買其他的東西,如今我們看著賣滷肉餅和用紅薯粉賺到了錢。”
“我們有了錢,就有餘錢去蓋房子,去招工人,去買肉買衣服,然後我們把這些方法教給村裡的人,他們透過種植或者勞動,都賺到了錢,然後他們也能吃飽飯,買肉買衣服。”
看到阿奶還是一臉疑惑的表情,封如蓮決定把話說得更明白些。
“意思就是,我們前期幫助他們用勞動賺錢,等他們有錢了,就能帶動其他東西的銷量,阿奶你看,有些阿姨家發了豆芽菜,但是她們想吃點好吃的滷肉,紅薯粉之類的,是不是要跟我們買,沒錢的話就用其他東西換。”
“這樣說能懂不?勞動力或者物資,可以等同於金錢來使用。”以錢易物,或以物易物。
“他們現在是沒錢,但是不代表他們以後沒錢,如果我們趁學校和學生沒錢沒勢的時候,成了帶領他們擺脫困境的人,前面相當於不賺錢,就賺了個名聲!”
阿奶點點頭,很認可我的說法。
“當然,我們不是純做公益,可以以封家村的名義籤個合同,籤個年限,學校的食堂由我們建造,以後的食材和經營由我們優先供應,
如果搭建小賣部,優先考慮我們,當然,必須備註好我們不會做違法犯規不安全的事情。”
“對噢,就相當於我們不花錢承包了學校食堂,又或者是小賣部,專門供應食堂沒有的吃食,等學生們的家境變好了,就有錢來買各種東西!”
阿奶突然用手指豎起來數一筆賬,嘴裡喃喃自語:“假如一個學校100個學生,有一半的學生買了滷肉餅,就是50個餅子的收入。”
“如果全部的同學都買了珍珠奶茶,那就是100杯的收入。”
“但如果是500個學生,1000個學生,甚至於更多的學生呢?現在只是午餐,如果還有早餐和晚餐呢?”
我補充道。
………
“天吶,這得是多少錢?”
阿奶恍然大悟,猛地一拍大腿。
阿奶都不敢想象這個金額,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假如這個學生群體真的動起來,那將會是多大的市場。
“如果一個學校不夠的話,就可以把這個專案推廣到多個學校,小學,初中或者高中,大學都可以,我們之後有那麼多的分店準備開業,地域不同,覆蓋的學校不同,就可以按照片區劃分及管理,至於名義就以封家村村委會或者更大的集體的名字,當然統一的名義更好打響知名度。”
“自然,在我們的本地大本營,就由我們試點,如果成功了,就由其他的分店去模仿操作,這不就多了原料供應和銷量渠道保證了嗎?
“只要是以集體的名義,這個專案就不怕做,有官方表揚的事情,往往都有優先權!”
不知不覺,我就運用上了現代學的一些常用營銷手段。這些平常都是她閨女跟女婿在家裡經常討論的商業策略,耳濡目染也學到了不少。
比如一些寫作導師會教會學生一些寫作技巧,還幫忙學生找一些投稿的渠道,學生們可以練手,成功過稿之後,她就能從裡面分成。
培養的學生越多,出稿質量越高,利潤越可觀,甚至有些導師本身就是一些平臺,花小錢買稿子,然後發到平臺,運用營銷手段賺取更好的利潤。
其實就是一舉多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