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正欲開口詢問,忽聞車頂有異響,似有人落下。
他當即施展極升震陰指,指力穿透車頂木板,只見車上兩名刺客,正是之前險些取了駱風雁性命的那二人。
二人覺察腳底似有異物穿破,連忙一掌拍向車頂,藉著掌風反震之力,身形騰空而起。
旎嘯聽得聲響,身形一閃,自車窗中鑽出,手用力一撐,腳輕點車頂,身形已然躍上車頂之上。
他抬頭一望,只見一名殺手身體倒立,長劍高舉,直刺而來。
旎嘯揮掌而出,施展折梅手,瞬間奪下對方長劍。
他隨即左手一拳揮出,拳風凜冽,將另一名正欲揮劍相刺的殺手震退。
緊接著,旎嘯將手中長劍一拋,長劍在空中旋轉如風,眨眼間便取了從後方飛來的兩名殺手性命。
然而,那被奪長劍的殺手卻再次揮掌拍向旎嘯。
旎嘯冷哼一聲,舉掌相迎。
兩掌相交,發出沉悶之聲,那刺客悶哼一聲,顯然不敵,藉著掌力落於屋頂之上。
而在兩掌相擊之際,旎嘯察覺對方掌力中似有一股熟悉之感。
落於屋頂的殺手兩眼閃過一絲怒色,卻也明白自己難以勝過旎嘯。
他長喝一聲,與先前那殺手一同飛身而走,全然不顧正在與錦衣衛和大內高手激戰的同伴,消失在一陣煙霧之中。
馬車如飛,向東疾馳,越過太液湖,直至順皇城之牆,再往東行,由北安門而入。
守門的錦衣衛與禁軍一見馬車,自是識得,當即拔刀舉槍,一部分圍護馬車,另一部分則衝向追來的蒙面殺手,殺聲震天。
馬車行至內官監、司禮監前,萬曆皇帝喝令停車。
旎嘯見皇帝目光焦急,緊盯著臉色慘白、汗珠滿額的鄭貴妃,心中已然明瞭皇帝之意,乃欲先救貴妃。
於是,他向皇帝微微點頭,皇帝便喝令眾人嚴守四周,膽敢靠近者,格殺勿論。
此刻,馬車停駐,周圍之人似有所悟,皆不敢喧譁,提劍舉刀,背靠馬車,目光如炬,緊盯四周,生怕再有刺客衝出,影響馬車內之人。若施救之時受到干擾,那受傷之人只怕凶多吉少了。
眾人轉身之際,韓文慶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卻又瞬間恢復如初,似是放棄了心中所想之念。
此時,馬車內,旎嘯又點了貴妃幾處穴道,取來落於馬車中的一把匕首。
此匕首華貴非凡,想必是皇帝隨身攜帶之物,以備不時之需。
見皇帝並未阻止,反而微微頷首,旎嘯便對鄭貴妃輕聲道:“娘娘,得罪了。”
言罷,他匕首輕劃,貴妃衣衫裂開,露出手臂上又黑又腫的傷口,觸目驚心。
旎嘯毫不遲疑,匕首劃破貴妃玉臂之傷,雙指隨即運力,宛如吸虹,將貴妃體內之毒緩緩吸至傷口之處。
繼而,他掌力一吐,只見一團黑漬腥臭之物,被其憑空吸出,棄於一旁。
萬曆皇帝目睹此景,驚異萬分,從未見過如此神奇之救人除毒之法。再觀貴妃手臂傷口,血色已復紅潤,心知體內之毒已盡除。
他望著眼前這位年輕人,心中疑惑叢生,此人不僅武藝超群,醫術也是高超非凡,究竟是何人?
旎嘯探得貴妃脈象平穩,確認其體內毒素已清,便放下貴妃之手,拱手向皇帝稟報道:“陛下,娘娘已無大礙。”
言罷,他欲轉身離去,不料皇帝開口挽留:“隨朕回宮。”
旎嘯聞言,略作思索,終是點頭應允。
剛下馬車,忽見數十道身影自天而降,皆是高手模樣。
不知為何,眾大內高手中有二人身形一閃,已到旎嘯面前,拳掌齊出,直取旎嘯周身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