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嘯身形靈動,閃避自如,面對二人攻勢,毫無懼色。
三人瞬間交戰,身影交錯,拳掌之聲,不絕於耳,一時之間,竟難辨敵我。
十餘招過後,旎嘯忽使出一式“九霄龍吟”,緊接著又是一招“偷星望月”,巧妙卸去對方二人之力。
而後,他運起七成真氣於雙掌,猛然間左右先後擊出,施展出陰陽掌。
就在那一瞬,對方二人的掌力竟莫名交換,反攻彼此。
那兩大內高手只覺掌心一陣痛麻,一股巨力襲來,令他們不由自主地蹬蹬後退數步。腳下石板隨其退勢,咔嚓咔嚓碎裂開來。
二人雖未受傷,但敗局已定。
此刻,他們心中湧起幾絲熟悉之感,對視一眼,恍然發現,適才所接之掌,竟是源自對方之手,皆是驚愕不已。
正當此時,又一道身影如電閃來,正是侍衛首領方長風。
他一聲怒喝:“好個陰陽掌,看招!”
話音未落,他已向旎嘯攻出兩式,左掌右爪,真氣澎湃,赫赫風聲中,風塵碎石四散飛濺。
旎嘯此刻已是怒火中燒,雙目圓睜,施展飛花星天掌法,與方長風戰得難解難分。
不多時,萬曆皇帝從容自馬車中步出。
其實,他早已知曉外面情形,只是頗為意外。
他原以為救他與貴妃之人,乃是大內侍衛或廠衛高手所扮,然掀起車窗布簾一望,才發現此人竟與廠衛、大內高手素不相識。
至此,他隱約猜到,這年輕男子只怕便是旎嘯了。
但他眉宇間又生疑惑,想到自己與鄭貴妃微服外出,知情者寥寥無幾,皆是宮中當值的廠衛高手與大內侍衛。
諸多太監宮女皆不知情,文臣武將更是無從得知。何以旎嘯恰好在保安寺附近,又恰好救了自己與貴妃?
他不僅對旎嘯心生疑慮,更是對廠衛與大內高手產生了懷疑。
旎嘯與方長風對掌一擊,身形微晃,退卻數步,顯是內力稍遜一籌。
此時,皇帝威嚴之聲驟起:“夠了!”
皇帝面色一沉,目光掃視眾人。
那凌厲的眼神,令在場眾人不由自主地單膝跪地,齊聲呼道:“驚恐聖上與貴妃受驚,臣等罪該萬死!”
唯獨旎嘯,略顯尷尬地立於原地。
皇帝見狀,對他微微點頭,以示寬慰,隨即對身旁侍衛厲聲道:“回宮!”
言罷,皇帝又向旎嘯使了個眼色,示意其隨馬車一同入宮。
旎嘯深知,此時絕不能輕易離去。
外間行刺之事尚未水落石出,他若貿然離開,諸多事宜難以交代。
更何況,他此番救駕,正是時候讓皇帝知曉他與梅花山莊之事。
憶起數年前,于山莊之中,他無意間竊聽三老密談。
言及正德皇帝與隆慶皇帝之死,皆疑雲重重,加之玄武與青龍久未歸返,白虎、麒麟、朱雀又各有異狀,三老皆感大明江山風雨飄搖。
旎嘯聽罷,心生憂慮,悄然離開梅花山莊。
不料途中狂風大作,風沙蔽日,他竟迷失方向,誤從西南出口而出,恰遇駱風雁與老嫗遭人追殺,從此捲入駱家一事。
再者,數日前,百里雲歌曾私下與旎嘯言及,若他再為朝廷建功立業,且有機緣,定要為駱家平反昭雪,洗去駱風雁的罪身。
否則,駱風雁不敢以罪身嫁入梅花山莊,恐為山莊招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