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國四川成都的龍泉驛區,東安街道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綻放著獨特而迷人的光彩。其得名的背後,深藏著源遠流長、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脈絡。
東安街道的名字,其淵源可以追溯至龍泉驛區曾經存在的“東安保”和“東安鄉”。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東安”這一稱謂承載著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居民對祥和、美好、安定生活的深切向往和殷切期盼。
據詳盡的史料記載,早在民國時期,這片土地就設立了“東安保”。而“東安鄉”的正式建制則始於 1919 年,當時正值民國時期,沿襲了清咸豐、同治以來的保甲制度,“東安鄉”這一行政區劃應運而生。
中國的鄉級建置擁有著漫長而深遠的歷史,或許在更為久遠的年代,四川這片廣袤的地域就已經萌生出鄉制的雛形。然而,關於東安鄉更早的明確歷史記載,目前尚未能尋覓到確鑿無疑、可供考證的詳盡資訊。
1955 年 9 月,東安鄉經歷了一次意義重大的調整變革,被撤銷並改置為兩河鄉。原東安鄉所管轄的太平、萬家、鄭家、大壩、草坪等 5 個大隊,也隨之納入了新的行政區劃範疇。此後,兩河鄉的鄉治所曾多次發生遷移。先是遷到雙河口,靠近洛帶鎮,而後又繼續向洛帶鎮的方向遷移了數里之遙。到了 1983 年 12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為了規範和統一地名,對重名公社進行了名稱更改。其中,大興公社更名為天峨公社,兩河公社則改為雙溪公社。1992 年 10 月,經省政府批准,雙溪鄉併入了同安鄉,至此,作為鄉建制的“東安”逐漸隱匿於歷史的洪流之中。
“東安”一詞,其蘊含的意義深遠而富有內涵。“安”字,象徵著安寧、安穩、安定,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內心深處對和平、寧靜、穩定生活的強烈渴望與追求。而“東”字,自然而然地指向了成都以東的方位,同時也含蓄地暗示著龍泉驛自古以來就是成都轄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獨特的地理位置角度審視,東安街道所在的龍泉驛區,倚靠雄偉的龍泉山。龍泉山自古以來便是成都東邊的重要屏障和戰略要衝,兵家必爭之地,戰事頻繁發生。僅在 20 世紀初的短短 21 年光陰裡,就有多次激烈的戰事被清晰地記載於史冊。1902 年夏季,英勇無畏的女豪傑廖觀音領導的義和團在此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1911 年 11 月 6 日,夏之時在龍泉驛毅然打響了辛亥革命四川的第一槍;1920 年 9 月,四川軍閥與滇軍在龍泉山張飛營等地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決戰;1923 年,劉伯承也曾在柳溝鋪經歷了戰火的洗禮。此外,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還發生過令人心悸的土匪大暴動。
在這樣充滿動盪和變數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複雜多變的歷史背景之下,“安”字地名的出現便顯得合乎情理、順理成章。人們對社會安寧的渴盼化作了這一地名,“東安”既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美好期許,也是對和平生活的熱切向往和執著追求。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歲月的洪流奔騰不息。2019 年 12 月 25 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高瞻遠矚,正式發文設立東安街道,其行政區域由龍泉街道的紅詠社群、聚和社群、書房村、平安村、頂佛寺村,以及大面街道的蒲草村和洪河村的部分組共同構成,東安街道辦事處落址於東安湖路 1399 號。
如今的東安街道,在時代進步的洶湧浪潮中穩健地發展前行。這裡不僅擁有美輪美奐的東安湖,還呈現出一片現代化的繁榮建設景象。而“東安”這個名字,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見證者,默默承載著過往歲月的厚重記憶,繼續陪伴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向著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未來闊步邁進。它見證了龍泉驛區一路走來的變遷與發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