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龍泉驛區,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街道——同安街道。其得名背後,蘊含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時間回溯到公元 1646 年,大西王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坡被清軍殺死。1659 年,清軍佔領四川,高民瞻出任四川巡撫。當他進入成都時,看到的是一片荒蕪、無人煙的市面,而夜晚,成都的大街小巷竟成為老虎覓食的場所。顯然,此時的成都已不適合作為四川省會,於是高民瞻向清順治皇帝請求,經皇帝同意後,將四川省會臨時遷至川北的閬中。
一日,高民瞻從成都前往閬中上任,路過龍泉山時,瞧見山邊有一個村莊,大部分草房被燒燬,田間荒蕪,也沒有農夫在耕作。他對這裡的情況感到十分疑惑,便派人四處尋找村民詢問。好不容易找來一個村民,才得知這個村莊也曾遭受過張獻忠的屠殺。
高民瞻詢問村民村莊的名字,村民回答說:“沒有名字。”高民瞻甚感奇怪,村莊怎會沒有名字呢?村民解釋道,他自己也是從外地逃到這裡,見這裡的田地無人耕種,便決定留下來,以此為家。高民瞻明白了緣由後,想到自己遲早會回到這裡,振興四川需要人丁興旺。他決定給這個僅有一人堅守的村子取一個名字,既然自己出行時祈求的是平平安安,那就取名為“同安”吧,寓意一同平安。
就這樣,“同安”這個名字誕生了。清朝後期,同安村人口逐漸增多,升級為同安鄉。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改革開放後又升為同安鎮,也就是如今的同安街道。
如今的同安街道,取“共同平安”之意,承載著這一美好寓意不斷發展前行。它地處成都市東部,龍泉驛區中部,東與山泉鎮接壤,南連龍泉街道,西鄰西河鎮,北接洛帶鎮。街道辦事處駐地南距龍泉驛區政府 5 千米,西距成都市區 18 千米,區域總面積 54.9 平方千米。
這裡不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也十分便利。境內有成渝高速公路、成安渝高速公路、龍洛路等公路幹線交匯,西距成都繞城高速 10 千米,北距洪安火車站 12 千米,南距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5 千米,距西南航空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32 千米。
在經濟方面,同安街道展現出了蓬勃的發展活力。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農業耕地面積達
畝,以種植水果、蔬菜為主。工業上,以金屬加工、建築材料等產業為支撐。同時,商業網點眾多,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逐年增長。
在社會事業方面,同安街道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教育資源豐富,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以及多所大中專職業院校,為培養各類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科學技術方面,設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站等農業科技推广部門,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擁有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社群文化室和農家書屋等,還有形式多樣的文體隊伍。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歷經歲月的洗禮,同安街道在保留歷史底蘊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它見證了當地人民的辛勤努力和奮鬥歷程,也將繼續承載著“共同平安”的美好期望,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這裡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共同創造著美好的生活,延續著同安的歷史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