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布料,就該處理棉花了。媽媽把盆裡的棉花拿到太陽下暴曬。經過一天的暴曬,棉花變得乾燥而蓬鬆。她用手輕輕拍打棉花,讓它們更加鬆軟。
然後就是重新續棉花的環節了。媽媽把洗好的布料平鋪在桌子上,先鋪上裡層,然後開始往上面均勻地續棉花。對於顧錦書的棉襖,媽媽特意多加了些棉花,想著孩子上學的時候能更好地禦寒。媽媽續棉花的時候非常仔細,她用手把棉花一點點鋪開,確保每一個地方的厚度都均勻合適。有時候覺得某個地方棉花少了,就再添上一些,還用手壓實,讓棉花更加服帖。
續完棉花,媽媽再把外層布料覆蓋在上面,然後開始縫合。她穿針引線,一針一線地縫著,針腳細密而整齊。在媽媽的巧手下,一件件棉衣逐漸成型。
顧錦書在一旁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心裡充滿了感動。“媽媽,您辛苦了。”他說道。
媽媽抬頭看了他一眼,微笑著說:“不辛苦,只要你們冬天能暖暖和和的,媽媽做這些都值得。”
在媽媽的辛勤努力下,一家人的棉衣都準備妥當了。雖然夏天的炎熱還未散去,但媽媽的愛已經為冬天的寒冷做好了準備,讓顧錦書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安心。
做完了棉衣,媽媽緊接著又開始準備做棉褲和棉鞋。棉褲的製作過程和棉衣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獨特的講究。
媽媽先找出適合做棉褲的布料,一般會選用厚實且耐磨的面料。她仔細地量好家裡人的腰圍、臀圍和褲長等尺寸,然後用剪刀將布料裁剪成相應的形狀。接下來,就是往布料裡填充棉花。媽媽把之前處理好的棉花均勻地鋪在裁剪好的布料上,尤其在膝蓋和腰部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會特意多放一些棉花,以增加保暖性。
鋪好棉花後,媽媽就開始縫合棉褲。她用細密的針腳將布料縫起來,確保棉花不會跑出來,而且褲子的線條也要流暢自然,穿著舒適。
而棉鞋的製作則更為複雜繁瑣。首先是打袼褙,媽媽把一些舊布料一層一層地用漿糊貼上在一塊平整的木板上,放在太陽下曬乾。曬乾後的袼褙變得硬挺,這就是做鞋底的材料。
然後,媽媽根據家人腳的大小,在袼褙上剪出鞋底的形狀。接下來是搓線繩,這可是個技術活。媽媽會找來一些麻線,把它們一頭固定在一個地方,然後手上沾點水,開始把麻線擰成結實的線繩。這些線繩將用於縫合鞋底和鞋幫。
鞋底做好後,就輪到做鞋幫了。媽媽挑選出柔軟的布料,裁剪成鞋幫的形狀,同樣在裡面鋪上適量的棉花。為了讓鞋幫更加結實耐用,媽媽還會在邊緣處縫上一圈布條。
之後,媽媽把鞋底和鞋幫縫合在一起。她用那根自制的線繩,一針一針,細細地縫著,每一針都傾注了她的耐心和關愛。縫的時候,媽媽還會不時地把棉鞋拿起來看看,調整針腳的疏密和線的鬆緊,確保棉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