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未必能攻下邙山大寨,最後還可能被敵人找到機會。
所以說孫雍這些人,雖然不傷朝廷和黃巾軍的根本,卻讓他們噁心,這也正是楊奉看不透的地方。
對於此行真正的目的,孫雍自然不會說的,也不會去透露的。
他望著一眾心思各異的將領,出言解釋道:“封王賞侯之事,吾自然嚮往之!”
“但前提是,我軍能有與之相匹配的實力才行,沒有實力卻妄想僭越王位,下場如何....”
他手中目前只有邙山大營的十三萬名士兵,與留守河東新招募的六萬城防軍,所有軍隊加起來還不到二十萬。
二十萬,聽著很多,但也就比烏合之眾的黃巾強一些,比之朝廷精銳,那是大大不如。
甚至正面戰場上,三萬西涼鐵騎,便能將他們殺的找不到北...
而且,孫雍目前的領地,更是侷限於河東一郡之地,沒有任何戰略優勢,怎敢稱王。
這天下有實力稱王的有,冀州張角可稱一個,幷州李信可稱一個,荊州王睿可稱一個,甚至劉虞董卓也可稱一個。
但他孫雍卻不在此列,而且他也沒有稱王或者侯爺的心思,他想的是,如何幹掉張曼成和曹操,為自家大哥報仇。
你給他講什麼高官厚祿,什麼王侯霸業,他真的不想懂,或者說是聽不進去。
這些東西,他也不會給帳中的將領透露的...
面對孫大帥的堅持,楊奉等人無奈,只得默默配合...
他們既然投靠了孫雍,便不會輕易忤逆,而且大帥待兄弟們不薄。
不說對他們付出百分之百的信任,但各部軍中各部事務,孫雍幾乎很少猜疑,給予了各部將領很大的自主權。
這種情況下,除非有人想要脫離隊伍自立,否則便會緊跟大帥的步伐...
...